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6月2日下午3點10分,“澳門高校傳播系學生浙江交流團交流座談會”在浙江傳媒學院第二實驗樓311會議室舉行。
參加會議的有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黃鳴剛、張佳微、黨總支副書記曾真,及由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秘書長施妮娜、大專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洪朝欽帶領的 “澳門高校傳播系學生浙江交流團”。
黃鳴剛副院長向到訪嘉賓和學生簡單介紹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基本情況,對各位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并且希望各位澳門同學積極提出問題、交流疑惑。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秘書長施妮娜對這次帶領的澳門交流團做了簡單介紹。這次澳門高校交流團由兩個中華新青年協會領隊、23個來自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臺灣世新大學的學生組成。她對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提供此次交流的機會表示感謝。
消息真實性的證實問題
“面對信息膨脹的今天,媒體、受眾應怎樣證實信息的真實性?”領隊施妮娜針對黃鳴剛副院長研究的危機處理提出了問題,希望他分享幾個有趣的危機處理故事。
黃鳴剛副院長回答說,大陸在消息傳播開始階段對消息的真實性的證實是沒有的,信息的傳播環境自由、開放、寬容。但如果消息是訛傳,傳播者是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與制裁的。 接著黃鳴剛副院長分享了自己研究危機處理的經歷。
學生創辦雜志經驗交流
一名澳門大學傳播系大三學生向在場老師同學介紹且分發了學生們自己制作的校內雜志《橙報》,并提出在辦雜志中遇到的“人才流失”的問題。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學法導報》的宣澤星與澳門同學交流了辦雜志的經驗,提出澳門大學同學辦的《橙報》與浙傳新聞學院同學辦的雜志在排版及其他流程方面都是差不多的,不同之處在于雜志的起名及內容的側重。
黨總支副書記曾真介紹了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要的比賽和活動。針對澳門大學同學提出的人才流失問題,她從“用感情來留人”“學生干部的管理”兩方面給予了自己的見解。
對新聞思辨能力的培養
臺灣世新大學一名新聞系大二學生提出現在很多臺灣人對新聞無法獨立思考,詢問大陸學生對待新聞有怎樣的批判、思辨能力?黃鳴剛副院長回答說在信息海量的現在,識別、思考所獲得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浙江傳媒學院為此專門開設了“媒介素養”的課程。
傳統媒體發展轉型的討論
澳門大學一名大三學生提出在傳統媒體受眾萎縮的當下,大陸怎樣看待傳統媒體的發展及傳統媒體發展轉型的最大限制、困難。黃鳴剛副院長認為傳統媒體與互聯網連接是一個發展趨勢,例如廣播、電視、報紙現在都與互聯網連接。面對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國家是開放和支持的,但傳統媒體轉型的自發性及無標準模式、路徑是最大的困難。
浙傳學生提問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宣澤星詢問澳門同學在敏感問題的處理上港澳臺的媒體站在什么立場上報道?一名澳門同學回答說不同媒體因為資金來源多方面,報道立場也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數正規媒體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的。
另有一名新聞與傳播學院同學提出自己的疑惑:“澳門學生新聞來自哪里?”“在澳門輕松的社會氛圍中,新聞怎樣擺脫娛樂性,做出深度?”澳門大學一名同學回答說他們學生會在身邊發現新聞,并且多看當地新聞,選出感興趣的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專題報告。他們笑著說他們做的新聞也有深刻嚴肅的主題,并不都是是娛樂性的。
在這次交流座談會上,澳門高校學生與浙傳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彼此在新聞、傳播方面的經驗感悟,解答了彼此由于地區差異、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學術方面的疑惑。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