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的新生開學季。9月8日、9日,北京郵電大學迎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3500余名2015級本科新生。今年的本科新生是幸運的,他們將見證北郵歷史上的兩件大事:一件是北郵沙河校園正式啟用,以其蓬勃的現代化氣息迎接他們的到來;另一件就是北郵60周年校慶。新生們對于新校區的環境是否滿意、對于即將到來的60周年校慶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記者:王書記好!今年的新生即將參與和感受60周年校慶,您對于新生們有什么樣的期待呢?
校黨委書記 王亞杰:北郵經過了六十年的奮斗歷程,從今年開始要進入一個新的甲子,一個新的六十年。在這樣一個關口,這一屆新生是最幸運的,他們的責任也是最重的。因為他們將在北郵的第二個甲子邁開第一步,他們不僅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也肩負著很多代北郵人的希冀和重托。
我想向2015級的新生們提三點要求:第一,希望他們身體好,因為身體好是做好自己事業、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的最基本條件,學校將盡最大的努力提供鍛煉身體的場所和條件,希望大家對身體特別的重視,堅持每天鍛煉至少一個小時。
第二,要盡快轉變學習的思維方式。在以往任何一屆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會提出這個問題,因為畢竟在大學里的學習和中學里的學習,思維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大區別。在大學,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主,這一點希望同學們要非常的重視,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刻苦學習。
第三,在學習上有好成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好的道德素質。我一直這么認為,一個大學辦得好壞,并不在于這個大學培養了多少尖子生,而在于這個大學培養出的學生整體素質如何。這個素質也不能簡單歸結為懂音樂、會跳舞或者有什么其他特長,而是一個整體的人文素質,包括他的道德水準、待人接物,給人一種真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種感覺,我覺得這樣大學的四年才沒有白學。
最后我想說,2015級的新生們非常幸運,他們還是我們新校區開園以來的第一批學生。我昨天剛到新校區考察了一下,覺得條件非常好,給我們的學生們和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這樣的條件,把自己的學習搞好、身體搞好,把自己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校長喬建永接受采訪
記者:喬校長您好!今年我校的沙河校園正式啟用,這意味著我校“一校四園”的發展戰略正式落地,您認為這對于我校的未來發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校長 喬建永:沙河校園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這兩天就將啟用,迎來2015級的新同學,這在北郵的發展歷史上,應當說是一件大事,更是我們廣大師生員工,包括我們校友多年來盼望的一件喜事。在這里,我首先代表學校對支持沙河校園建設的各級領導,也包括我們全校的師生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北郵的六十周年校慶,這六十年來,北郵在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做出過無愧于各個時代的貢獻,尤其是在信息通信產業,應當說北郵的貢獻是歷史性的。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活躍在信息通訊產業,包括互聯網產業,更是為北京郵電大學贏得了無上的榮光。說實話,正是這樣一些歷史貢獻,為北郵迎來了今天的辦學美譽。當然,北郵今天的辦學水平、辦學定位,包括我們的學術方向,與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也受到了政府、社會、家長,包括考生的肯定和歡迎。這一點是北京郵電大學進一步走向未來、獲得更大發展的一個堅實基礎。
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年來,尤其進入新世紀以來,北京郵電大學辦學資源緊張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學科的轉型、升級、換代,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大學校校園建設的步伐。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情況,近年來我們啟動了“一校四園”的發展戰略。我們希望進一步盤活北郵在北京擁有的四個校園的資源,把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科技研發水平繼續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來。
具體說,我認為“一校四園”的發展戰略目標有三個:第一個是進一步優化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科結構;第二就是大幅度提高北京郵電大學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第三就是加大實驗室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夯實做大北京郵電大學“產學研”合作的平臺,也包括我們進一步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做出更多的、更高質量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從而為北京郵電大學趕上或者引領“互聯網+”時代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今年沙河校園已經投入使用,應當說是為“一校四園”發展戰略的落地拉開了序幕,在未來的幾年中,北京郵電大學將進一步加快“一校四園”發展戰略的推進步伐,使得在大幅度緩解北郵辦學資源緊張的同時,我們也努力的走在“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前列,走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前列,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如果要用一句話回答你的問題——沙河校園的啟動對北郵究竟有什么意義,我個人認為是“里程碑式的意義”,或者說是“劃時代的意義”。
沙河校園運動場
記者:王老師您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沙河迎新工作的整體部署和安排。
沙河校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王晉:今天,北郵的沙河校園迎來了第一批新生,可以說北郵沙河校園的啟用是學校辦學歷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校領導對此次沙河校園的迎新工作也是高度的重視和關心。王亞杰書記和喬建永校長親自主持召開了沙河校園迎新工作的專題會議,對迎新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曲昭偉副書記和李杰副校長也對我們的迎新工作非常的關心和重視。
根據校領導的要求,我們專門召開了三次“沙河校園迎新工作專題會”,對沙河校園的迎新工作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沙河校區迎新工作領導小組”。各個部門在近半個月內,所有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工作到深夜,為的就是把此次迎新工作做到“細致、熱烈、安全、有序”。可以說我們從校園的環境布置、交通的疏導、車輛的停放、迎新辦公點的布置、臥具的購買,包括行李的領取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細致、周到的安排。我們也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和我們的志愿者對學生和家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我們為家長們提供了臨時的休息區,我們也準備了一些床位作為家長的臨時住宿之用。從這些細節來看,也能看出我們對于此次迎新工作也非常重視。
從今天的整個現場來看,目前也是非常井然有序的,從學生家長和學生給我們的反饋來看,大家對我們的新校園都是非常滿意的,對我們的迎新工作也是非常滿意的。相信在沙河校園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迎新工作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沙河校園虛擬仿真實驗室
記者:同學你好!來到新校園,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生 凌楠淼:我覺得新校園建設的非常漂亮!特別是當我下車的時候,學長們和學姐們都非常的熱情,把我領到了報到的地方。感覺新校園的環境現在還是處于初期建設的狀態,但是等樹木長成以后一定會是非常漂亮的!
設施完美的學生公寓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新生 劉振毅:新校園一切都是新的,心情也很高興。很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這么良好的宿舍環境,調查了一下,據說是全北京數一數二的宿舍了,所以我還是很激動很興奮的!
計算機學院新生 沈雪祺:感覺校園挺漂亮的,我也很慶幸我能在這里讀書。來到這里也挺開心的,而且有這么多熱心的學姐學長,我也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學生食堂、教工食堂
電子工程學院新生 徐思然:我覺得新校區很漂亮,很大,感覺環境非常的好,我覺得在這里學習是一種享受!宿舍和餐廳環境都非常的好,宿舍有兩個小的衛生間,比較舒適,餐廳的樣式也特別的多。
記者:今年恰逢北郵60周年校慶,作為一名見證者,你的心情如何?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生 凌楠淼: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因為一個學校的六十周年校慶只有一次,我能作為一名見證者,真的是非常的榮幸!北郵已經六十周年了,而我在這是第一年,我希望我能在這見證她前六十周年的輝煌,并能在這也創造屬于我的奇跡!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新生 劉振毅:我想用一句條幅上的話:“今日我以北郵為榮,明日北郵以我為傲”。我希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北郵可以成為我人生中的導師。我也希望六十周年校慶是一個契機,為北郵帶來更好的發展,同學們也為北郵創造出更好的業界神話。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生 王浩宇:首先我們是第一批入住沙河校區的新學員,感到非常的榮幸和欣喜。恰逢六十周年校慶,也是北郵向前邁進的第一步,是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國家推進互聯網工程,也希望北郵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成就。希望北郵能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好。
沙河校園一角
記者:對于北郵60周年校慶,你有什么樣的祝福?
公共管理學院新生 尹璐婷:我希望北郵越來越好,希望她能為很多學子提供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讓很多學子在這里實現自己的夢想。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生 王浩宇:希望北郵六十歲生日快樂,也希望我們學校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新生 曹雪茹:我覺得我很幸運可以剛好遇上北郵六十年校慶,我希望學校越辦越好,出更多的人才為祖國效勞!
國內首家二維碼校門
自2012年9月16日沙河校園建設工程開工,經過1000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一個朝氣蓬勃、充滿現代氣息、匯聚人文藝術精神的新沙河校園正式啟用了。伴隨著2015級2700余名本科新生的入駐,新一代北郵人在沙河校園誕生,“崇尚奉獻、追求卓越”的北郵精神必將在這里薪火相傳,甲子北郵也將再鑄輝煌!
(攝像:李曉松;采訪、撰稿:鄒丹;剪輯:張藝繽;照相:范圍;網絡編輯:婁景立;微博微信推廣:馬莎;媒體推送:吳曉恩)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