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根據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3〕85號),決定從2013年起,在全省范圍開展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為切實做好監測評估,特制定本辦法。
一、開展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的重要意義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強化監測、以評促建。每年第二季度對上一年度省、市、縣三級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情況進行相應監測、評估和發布,讓全社會了解、參與和監督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2013年修訂)》和《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2013年修訂)》中均設立了“現代教育發展水平”指標,明確“以江蘇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監測綜合得分作為現代教育發展水平的指標值”,也對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提出了要求。開展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既是及時動態掌握我省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需要,也是引導教育現代化朝著既定目標加快推進的需要,更是做好“兩個率先”監測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做好監測評估的各項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全省教育現代化建設。
二、監測評估指標、對象范圍和實施細則
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按照《江蘇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實施。該指標體系共由8個一級指標,即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質量度、教育開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統籌度、教育貢獻度、教育滿意度,16個二級指標,46個檢測點組成,目標值為100分。
江蘇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對象范圍為省、省轄市和縣(市、區)三個層面。省級監測評估依據《江蘇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在全省(涵蓋高等學校)范圍內實施,對高校現代化建設情況不再單獨組織進行監測。省級監測指標和實施細則詳見附件1。市、縣級監測,充分考慮市、縣(市、區)教育構成和發展的特殊性,在保持《江蘇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對部分檢測點進行刪減調整和細化、優化處理,形成了基于市縣特點的指標群、檢測點和目標值。市縣監測指標和實施細則詳見附件2。
三、監測評估方法及時間安排
(一)監測方法
1.教育現代化建設程度的監測評估,采用綜合加權評分辦法,即通過對單項指標設置權重,計算綜合得分,來觀測分析教育現代化建設狀況。具體方法為:
單項指標得分:①定量指標,正指標=實際值/目標值?權重(實際值/目標值≥1,按1計算);逆向指標=目標值/實際值?權重。②定性指標,單項指標得分=等級系數?權重。
二級指標得分=各單項指標得分之和。
一級指標得分=各二級指標得分之和。
綜合得分=8個一級指標得分之和。
指標解釋及計算方法見附件3。
2.實地抽測和問卷調查。我省每年將根據全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對個別關鍵指標進行抽樣監測和問卷調查。組織相關專家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市、縣(市、區)進行實地抽測、調查。
3.“發展指數”監測。從監測工作實施第二年起,我省將把各市、縣(市、區)當年的建設情況與上一年度的建設情況進行比較,形成各地教育現代化建設“發展指數”。通過“發展指數”科學衡量各地教育現代化建設推進情況。
(二)評估認定
鑒于地區之間教育發展水平、辦學條件與基礎等方面存在實際差異,為充分體現對區域的分類指導,評估認定標準不搞一刀切,不要求每一項指標都必須達到目標值,允許有一定的彈性。具體達標標準為:同時滿足綜合評分達到90分以上、單個指標實現程度達到80%以上、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達到80%以上三個條件。符合監測指標達標條件的市和縣(市、區),方可申請評估認定。評估認定工作由省教育廳組織實施(評估辦法另行制定)。通過評估認定的市、縣(市、區),省政府將授予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申請評估認定的地區(單位),省教育廳和省統計局將委托第三方的專業機構采用問卷、電話訪問等調查方式對當地“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進行專門調查。
(三)時間安排
每年2月底前各地各單位要完成教育現代化建設狀態數據和信息的采集工作。
每年3月15日前,請省各有關單位將本單位分工負責的監測統計指標數據及相關說明和監測工作開展情況一式3份寄送省教育廳;請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完成“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評估管理信息系統”網上數據填報工作,并將負責的本地區教育現代化監測統計數據及相關說明、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年度報告(含監測工作開展情況)一式3份報送省教育廳。
每年4月底省教育廳會同省統計局組織對上一年度全省和各市、縣(市、區)監測結果進行審核和統計分析,形成年度監測評價報告。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