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最近,由全球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發布的全球VR(虛擬現實)人才報告吸引不少媒體轉載。在這份報告里,LinkedIn披露了不少有趣的數據。所以今天育路網小編根據資料給大家做一些整理,讓大家對VR虛擬現實有更多的了解,對VR虛擬現實的現狀有一個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球VR從業者地域分布分析
數據顯示,美國VR人才以占全球總數40%,而中國VR人才數量占全球2%,比印度還低。從VR職位需求量來看,美國獨占近半,中國則約占18%緊隨其后。
當前全球VR從業者40%分布在美國,排名第二位的是英國,9%。加拿大、法國和印度占比分別在4-5%,中國則只占到了2%。筆者認為這一數字基本反映了目前世界頂尖科技格局。
有旅英經歷的VR創始人曾說:美國由于商業資本環境好,很多科學家包括歐洲的均選擇在美國創業(這也是為何尖端科技企業經常發源于美國的原因)。然后等到科學家年齡大了之后,一部分會選擇回到歐洲的大學尤其是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大學任教,所以歐洲大學的教育水平非常高。
至于中國只占到2%,有些人尤其科研院所的會頗有微詞。不過現在國內VR企業技術人才匱乏的問題確實廣泛存在,甚至嚴重到影響企業發展的程度。就算實際比例比這個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全球VR人才歸屬為何扎堆?
在全球VR人才最集中的三個國家中,美國的VR人才多在谷歌、微軟、英特爾等老牌IT巨頭以及Oculus、MagicLeap這樣的知名VR創業企業里。英國、加拿大則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主導VR科技的基礎研究和創新。
其實高科技人才扎堆現象有兩個主要因素:
1.資金吸引
人才首先是人,同樣要追逐利益,所以高額的酬勞是先決條件之一。所以也只有大公司或者融到了巨資的企業能夠招到更好的人才。近半年來,除了上述企業,包括蘋果、華為在內的大公司也開始大舉招募高端人才,甚至通過收購方式直接吸納高科技企業。
2.領軍光環
技術人才追逐錢,只是為了給自己,更重要的是給家庭一個保障。其實這個群體更重視的是技術的學習和進步,如果有同業的某位領軍人物在某公司里,那么就很容易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圍聚在周圍,甚至某些人愿意降薪加入。在VR領域,這一規律同樣存在,某一方面的領軍人物一旦加入某公司,必然會帶動更多人才加入。(國內有企業向我抱怨:我招聘了一個VR方面的博士,結果也不見有更多人才加入啊?!我的回復是:請問此博士來自哪里?畢竟就算是國外,也只有少數一些大學的相關專業才能獲得認可。)
所以這幾十年,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諸如微軟、谷歌這樣的科技型企業往往吸納了大量人才,而且越聚越多,然后出的成果越來越多,進而構筑出一種良性循環。相比之下,大多數企業則陷入“沒人用、用人難”的境地,尤其在這一次VR浪潮里,國內VR技術人才缺口極大。
人才職能側重方向比較
LinkedIn的統計表明,中國的VR人才確實跟歐美國家有較大不同,除了“計算機軟件”和“信息技術和服務”都有之外,中國還有其他家都沒有或缺乏的“建筑和規劃”“互聯網”“電子產品”人才,偏偏少了“電腦游戲”人才。
另一方面,對于人才職能也有統計。由上圖可見,“工程”“創業”“信息技術”“媒體與傳播”“藝術和設計”“教育”是排名靠前的人才,另外中國還有“銷售”人才,并排名靠前。
反映出的國內現狀屬實
通過這次統計報告,更多人看到了國內目前在人才方面的問題,比如“缺乏高質量、專業人才”、“產業生態系統缺失,關鍵環節缺乏人才”、“對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圖示說中國對人才的需求排名全球第二,筆者的感覺是排名第一也不為過,不過目前虛火的國內VR市場導致對人才的需求也并不到位,企業追求的更多是內容方面人才)。
現在,已經有部分院校、企業、機構在推進本土人才的培養,但主要集中在軟件方面。真正最缺失的人才只能依靠把海外尖端人才和技術請進來,但這談何容易?!
現在看來,切實可行的措施不外乎如下幾條:
1.高薪招聘中高層次的技術核心;
2.巨額投資、收購核心技術企業(Twitter剛剛1.5億美元收購Magic Pony);
3.繳納高額技術授權費;
4.破解、學習、破解……
5.專注于應用層面的研發;
6.發揮市場規模優勢,逐步實現技術本土化;
7.培養核心技術人才(遠期目標)。
總之,VR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的人才困局只是剛剛開始。
推薦報考院校:
北京印刷學院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