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本文是一位來自廣東深圳的家長對于幫孩子挑大學選專業的一些想法,并提出了13個忠告,很現實也很實用~家長們一定要看到最后!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一步錯,步步錯?梢姡x擇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收獲才會跟努力成正比。
高考中目標院校、高考專業、志愿填報的選擇也是這個道理,有些學生壓線進名牌學校;有些學生超北大線卻進了中大、超南大線卻進了深大。他們成功的概率已經看出來了,如果他們將來的選擇還發生類似情況的話,結果可想而知。
有句古語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梢娨郧叭胧裁葱袠I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時過境遷,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知識的豐富,科技的進步,F在早已經到了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誘惑與自制共生的新時代。各種新知識、新事物、新觀念、新行業,讓人眼花瞭亂、目不暇接。離婚已經很常見,再婚的女人也能嫁個如意郎君。
同樣,入什么行也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有改行的能力,只要“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就能“從容過生活”。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有足夠的實力,有一定的基礎,有學習新技術、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一樣可以勝任很多行業。而技能單一的人將很難立足于社會,當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辭職、跳槽很常見。要想在社會上如魚得水,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有改行的能力,把自己培養成多面手。這樣,才能選擇當下,笑傲未來。
我對重點線上的學生在志愿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是:重大學輕專業,F在大學本科教育重基礎輕專業,本科教育的重點是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目前大學的專業課程設計并不合理,近一半的大學生畢業即轉行,且畢業的時間越長,主動或被動改行的人越多。因此,在大學主要把基礎課目學好,就能滿足畢業時擇業的需要。
在我熟悉的人當中沒轉行的鳳毛麟角,就連醫學、師范、外語、建筑類特殊專業也有轉行的。孩子高校的選擇,只有一次機會,雖然學習是為了長知識,但高三學生的目的就是考取能力所及的大學,那么就不要浪費孩子來之不易的分數。選大學選專業同教育孩子一樣,要面向未來,著眼于長遠,而不是眼前。這樣才能為大學畢業時的擇業以及以后人生的發展提供好的基礎。當然以后如何選擇,又是一次次考驗。
家長應引導孩子盡早規劃自己的人生,有合理人生規劃的人,未必能成功,沒有合理人生規劃的人,一定很難成功。有些智力很高,各方面條件很好的孩子卻沒有遠大的理想,令人惋惜。生活中能取得成功的,是那些有明確目標,并朝著這一目標不懈努力的人。很多人對未來缺乏規劃,高考志愿隨意填報,就業也是隨遇而安,其實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幾年的發展,選擇的行業是造成同學之間收入差距很大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現在我就選擇大學及專業問題總結以下十三點:
第一、在高中分科前應該根據考生的情況,對未來想要或善長就業的方向做個總體的規劃。
就業方向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愿意行醫,有人愿意教書,有人愿意經商,有人愿意從政,有人愿意在企業單位工作,有人愿意自主創業;有人愿意在城市謀職,有人愿意到鄉村發展;有人善長文,有人善長理,有人善長工,有人善長藝?傊饔懈鞯睦碛,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前途。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么樣性格的人,天賦、興趣、智商、情商如何,他向往什么樣的生活,他的職業追求和人生理想是什么,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
第二、高考分數很高(中大線上)的學生,是精英。
盡量選擇排名高的大學,專業偏向于基礎,或者選綜合性大學的理工專業。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畢業后再確定發展方向。很少有人知道將來會從事什么具體的工作,并不是說你現在學什么專業,將來就會做什么工作,大學不是職業學院。
你在大學要努力提高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因為你將來參加工作,很可能要從事根本沒學過的工作,這就需要你在實踐工作中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吸收能力、運用能力、創新能力。第一學歷差不多能決定人生檔次了,大學同學是人生最重要的人脈,不管什么專業都要盡可能擠進同考分匹配的大學,排名越高越好。
除非是自己極不愿意學或極沒有實用價值的專業,如考古、歷史、小語種、心理學、邏輯學、哲學等,如果孩子喜歡一樣不要猶豫。
大學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熏陶,氛圍熏陶你,同學熏陶你。你在好學校,會學到更多課本外的有用的知識。還有句話叫: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也是這個道理。
名校畢業生成功的概率遠高于非名校的,而且隨著你踏入社會的時間越長,這些人脈對你的人生發展越重要,特別是到了三十歲以后(在同城工作的更重要,如果在高中學校所在的城市發展,高中同學也重要),甚至對你后代的成長也能起到很大作用。有利于你人生發展和生活最重要的兩個人脈圈子,就是中學同學圈和大學同學圈。你的知己,你一生互相扶助的朋友,你平時放松娛樂的朋友,大多在這兩個圈子里產生。
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的能力屬于上游,那么你可能會付出的較多,對其他同學幫助會較大,得到他們的幫助會較少;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的能力屬于中游,那么你可能左右逢源,能得到同學的幫助也能幫助到同學,混的也如魚得水;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的能力屬于下游,那么你得到的幫助可能較多,但心態不平和的話,也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得不到同學的幫助。
第三、中大線下重點線上的學生,城市、學校與專業并重,比較理想的是選擇一線城市專門院校的主體專業。
學校與專業不能兼顧時,如果以選擇學校為主,專業要盡量靠近學校的主體專業,或是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如果以選擇專業為主,就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整體情況,最好是自己感興趣或畢業后找工作時有優勢的專業。這一分數段的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城市、學;驅I。這一檔內非985的很多學校的學生跟2A學校的學生在就業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第四、重點線下,2A(較好的二本院校)線上的大部分學生,重點考慮城市和自己喜歡的專業。
因為這些本科院校中除少數專門院校及原來隸屬國家部委的學校外,其他大部分學校整體水平接近、社會名聲以及排名等都較接近。很少有人知道將來會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但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歡在什么樣的城市工作。這一分數段的學生要盡量以興趣為主選擇專業,至少大類專業要與自己興趣相投、相近。
同重點線上的學生相比,可能線下學生的智力稍遜(這不是絕對的),那么就以興趣來彌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動力之源、是邁向成功的基礎。每個人的興趣是各不相同的,這正所謂人各有志,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真正的興趣所在。但是以興趣為主選擇專業時要注意切合實際,也就是選擇的專業要切實可行,不能架在空中樓閣之上。
第五、2A線下的學生,應以學一門將來能立足社會,自己喜愛的技術為主,淡化學校。
現在很多二三流院校的學生,在學校沒學到有用的知識,走上社會后又眼高手低,瞧不上這看不上那。還不如那些職業學校畢業有一技之長的學生,這些學生不但在學校學到了一門技術,而且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能迅速的踏入職場,從底層做起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往上走。
能取得與其智力對等或更高成績的,是那些對待生活積極樂觀,努力向上的人,而不是怨天尤人,眼高手低的人。
第六、重點線以下的學生,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了解所填報學校的校風、學風。
校風好,學風正的高校是首選,選擇里面的國家重點學科,F在高校的擴招嚴重,近幾年年高考全國錄取比例達到75%了,成績中下的高中生都能讀大學。因此重點線下院校的學生素質比以前差了不只是一檔,只有校風好學風正的老牌學校的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讀那些浪費青春的大學,還不如職校甚至不如走上社會早幾年打工呢。
八十年代大學生比占同齡人的百分之一,他們的素質就是百里挑一的,F在來看這百里挑一的人就要至少是重本才能有其基本素質,比如智商,情商,整體優秀程度等等。八九十年代中專畢業以上學歷占同齡人群的比例才多少,更別說大學生了。擴招前全國高考錄取率在30%左右,考上的是優秀的高中生和中上等,而且越往前比例越低,八十年代在百分之十左右,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增長到30%。
現在大學生占同等人群比例有多少,擴招后基本在60左右,一半甚至不到一般的學生都能考上,近幾年高考全國錄取比例75%,什么概念,中下等高中生都有大學上。更何況這還沒統計中考的基數差,以前高中生都是比例很低的,現在高中生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基本是全民教育,深圳也過半了。
而且由于計劃生育的原因,這幾十年每年新增的同齡人口數量相差并不大。所以雖然說一流大學大學生依然是同齡人中的尖子(當然也多少注了些水),但是現在的一般大學生怎么可能和九十年代初甚至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比素質,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群,人家是精英。
更別說很多三本高職的,二百分就能上的學校,750分滿分,按百分制的話平均不到40分,怎么學的,說一般人都是夸獎。
第七、選擇新興學科為專業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新興學科專業的設置主要是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基礎的,而且多數情況下新興學科專業的設置都滯后于社會需求,如最早搞計算機的人多數是學數學的人改行過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興學科專業的最初幾期畢業生就業途徑較廣,就業機會較多。由于是新設置的學科專業,在教材、師資、經驗等方面肯定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果作出選擇就可能要有些挑戰。
第八、優先考慮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大學。
畢業后在學校所在城市就業,不但有主場優勢,而且同學間的人脈能發揮出更大作用。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大多喜歡到這些城市就業,因為這些城市經濟發達,富有活力,充滿挑戰和機遇。如果畢業后遠離自己讀書的城市工作的話,就失去這些人脈優勢了。現在有很多回到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又“逃回”北上廣了,因為很多二線、三線城市貌似生活安逸,但是,這些地方生活節奏太慢且嚴重缺乏機會公平。而在一線城市,職場發展好壞全憑自己努力,沒有那么多拼爹現象。
選大學,要么選一線城市的大學,或者名牌大學,要么選廣州深圳的大學。也可以結合自家的實際情況,自己喜歡在哪個城市發展,老家在哪,以及長輩的關鍵人脈在哪等等。
選廣州深圳的大學,以后畢業無論是就業還是工作后的發展,都會有一定好處的,我們這個社會,人脈無處不在。關于職業選擇,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和成長背景不一樣,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但是凡事都沒有一定,不同的選擇,就會是不同的人生!
第九、盡量不要報那些所謂的熱門專業。
所謂的熱門專業不但錄取分虛高,而且出來一抓一大把,根本沒有競爭力,且現在的熱門幾年后就不一定熱了。不如根據考分報排名更高的大學的普通專業,畢業后反而不愁就業。
第十、理科高分的學生(中大線以上的學生),除非是調劑志愿,否則沒有必要花四年的時間專門讀經濟、金融等文科類專業。
這些專業可以輔修,可以自學,也可以讀碩讀博時再讀,這些聰明的學生花四年時間專門讀這些專業純粹是浪費他們的智力,就那么幾本書而已。很多大學里面的文科類專業的學生課時很少,學的都很輕松。而理工類專業的學生學的課時多,也不會太輕松。大學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四年,如果不充分利用這四年來軋軋實實的學些東西,太浪費了。
當下人們一切向錢看,好像只要讀上經濟金融就能賺到很多錢,搞得經濟金融類專業的錄取分數嚴重虛高,象以前的法律一樣。未來幾年經濟金融類畢業生可能會越來越多,就是一流高校畢業的,也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如果長輩沒有人脈,甚至有可能去做保險理賠。話說這么聰明的孩子,如果只為了錢而工作不但是個人的損失也是國家的損失,太可惜了!他們應該樹立更遠大的理想,本科時應注重理工知識的積累,將來更好更多的服務于社會,他們不能只為了自己較好的生活,而是能讓更多人過上較好的生活。
走上社會后,理工生可以學文科類專業或干文科類行業,但文科生很難能學理工類專業或干理工類行業。還有些學生拿了學科競賽的全國一等獎,取得了保送清北資格,竟然去學經濟金融類專業。經濟金融類工作,錢多壓力大,轉行不易、后勁不足,是枯燥的多金職業。
想轉行,又適應不了低薪工作。浪費人才!他們不知道人生不是賺錢的代名詞,賺錢只是人生中的一個經歷而已。也許過二三十年后,他們就能理解這話的含義了。近年來由于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處在轉型時期,人們對成功的評價標準嚴重差,認為只要有錢就是成功,笑貧不笑娼,可笑之極!
第十一、用人單位招聘時首先看學校的檔次,這是你的智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體現,高考相當于把人按智力進行了分類。
好比以前人的戶口一樣,是農村還是城市,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三線城市,能享用到的社會資源和福利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些單位的工資標準也是按大學的檔次來定的,所以,優先要考慮學校的檔次。有的人很看重專業的排名,其實負責招聘工作的有多少人了解呢?除非你將來搞科學研究或到專業機構從事工作。且現在的很多排名并不靠譜,還把浙大排第一,武大排第五呢。因此,也要看評估機構是否權威。
第十二、專業只作參考,不作為硬指標。
很多專業外行根本就不了解,不少該專業畢業后的就業去向外行根本想不到,因為有的行業只要沾點邊就行,有的行業不需要沾邊也行。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可塑性很強,企業招人肯定從職業規劃來看,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有的要進行專門的培訓。以前學的專業,主要是基礎知識在發揮作用。更重要的還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變通能力以及吃苦精神。
現在的大學教育是通識教育,也就是說,相應粗放地劃定一些大的領域,比如管理類、機械類、水利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電子類等等,在這些大的領域讓學生做專業選擇,學習基本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
目前有的大學的專業,在基本門類下做了細分,把領域研究方向做為本科生專業方向,既不利于專業人才培養也不利于用人單位招人。
第十三、進入職場后,主要拼情商。
同檔學校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更喜歡招情商高、能活學活用、一點就通的人。情商高的人,頭腦靈活,說話得體,辦事得當,人見人愛。誰能快速地適應環境,熟悉規則,遵守規則,誰就可能獲得更多機會。“靠智商得到錄用,靠情商得到提拔”就是這個道理。中大也好,清北也好,其實只能代表你考試比別人好,只代表過去,你的能力和價值還是要通過工作實績來體現。
高情商的員工,領導、同事都會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的。高智商高技能夠混口飯吃沒問題,但智商情商并重才能有大的發展,情商高的人在哪都吃香,小學生干大事業的社會上比比皆是。所以,大學生一定要多了解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加深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學會理論結合實踐,在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情商,這樣才能在走上社會后很快的適應職場。
不能為了學而學,學的目的是為了用。很多學生在校園里是風云人物,走上社會后卻很難立足,這也說明學校和社會是兩個世界,成績并不等于能力,在職場中情商的作用遠高于智商。任何單位和領導都希望招到情商高,有責任感,能踏踏實實做事的人。聰明的人很多,有責任感能踏實做事的人也不少。但是既聰明靈活又有責任感并能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就少了,能取得成就的人大多是這樣的人。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