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已經陸續開始了,為更好地幫助考生及家長能夠更好、更快的找到理想中的院校及專業,特別整理了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志愿應避免八大誤區,供大家參考。
誤區1
不顧實力,盲目沖
一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沒有什么風險,因此,第一、第二志愿沖,第三、第四志愿沖,第五、第六志愿才和自己的實力差不多。
解讀:針對填報志愿時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問題,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尹兆華建議,第一個和第二個志愿學校應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據往年分數報考可能有些懸的學校,可以“跳一跳”,努力沖一下;第三、四個志愿高校應是考生比較喜歡且依據往年分數錄取問題不大的學校,可用來“穩一穩”;最后兩個志愿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時成績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來“保一保”。
誤區2
院校之間梯度不合理
一些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設置的梯度太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間,第三和第四志愿之間都只有幾分的梯度。
解讀: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尹兆華建議表示,6個學校間應有分數差,最好在10至20分,如果分數差只有5至10分,則兩校錄取分數線過于接近,可能錄取不了。
誤區3
專業志愿不服從調劑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規則,一名考生投檔到A志愿學校,由于分數較低(剛過投檔線)、專業志愿填得較高(都選擇學校較熱門的專業)、專業志愿不服從調劑,仍可能被退檔,而退檔之后將無法再投到之后的志愿。
解讀:為規避這一風險,很多高校承諾“進檔即取”,但必須滿足“專業志愿服從調劑”的前提,為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必須謹慎考慮服從調劑。
誤區4
只考慮分數,不考慮興趣
在實際填報時,有很多家長和考生只以分數為依據,根本不考慮興趣,導致孩子進入大學后才發現對學校、專業不滿意。
解讀:在填報志愿時,通常要遵守三個原則,一是“實力原則”——按實力進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則”——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報規則;三是“興趣原則”——結合實力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
誤區5
只盯著本地院校
近年來,很多考生在一本填報志愿時,選擇面比較廣,面向全國各高校。但在二本填報中,他們大多選擇本地院校,而不愿意選擇外地院校。
解讀:以上海為例:去年高考錄取中,上海公布的二本線偏低,很多上海家長認為孩子上上海本地二本院校沒有問題,在各校公布投檔分后才發現,幾乎所有上海高校的投檔分都提高了,部分高校二本投檔線反超一本最低控分線,投檔線最高的高校甚至比二本最低控分線高出97分。根據上海教育考試院的信息,外省市院校計劃比重上升,約占全部二本招生計劃的1/3,而這些外地計劃中相當一部分無人填報。
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合理組合,把眼光放寬,不只盯著本地高校,增加高考的錄取幾率。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