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7月底出爐的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里,“快遞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員”等347個新職業被納入,而“收購員”“平爐煉鋼工”等894個傳統職業則被取消。擴大就業,要向職業更新要空間,人力資源培養體系必須適應變化,主動調整,為新職業提供人才支撐。
新技術革了老職業的命
“補—鍋—嘞—”,曾幾何時,當這悠長的吆喝飄過街巷,家庭主婦們聞聲一陣忙碌,翻出破鍋爛碗,拿去修補。
而現在,鍋碗壞了再不用找人修。補鍋匠,在2015版職業分類大典里,已不見蹤影。與1999年老版職業大典相比,新版維持8個大類不變,增加9個中類、21個小類,減少547個職業,保留1481個職業。
說起此次被取消的“凹版凸版制版工”,1979年就到新華日報干印務的蔡燕寧很懷念。“當時,制版工技術要求很高,報社也就幾個人,我跟著師傅學了近5個月才慢慢上手。”當時,通過照相的方法,把原稿上的圖文,復制成影像底片,曬到涂有感光膜的銅版或鋅版上,經顯影、堅膜處理,再用腐蝕液將版面空白部分腐蝕下去,得到凹凸圖文印版。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印刷制版技術換了4代,從凹凸制版到濕版、TS版,再到CTP制版,報紙出爐速度不斷加快。一張報紙從照排到制版,凹凸制版再快也要三四個小時,電腦制版10分鐘就搞定。
老蔡的經歷,是社會職業的構成和內涵飛速變化的縮影。一些傳統職業走向衰落甚至消失,另一些新職業蓬勃興起。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康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科層化趨勢更加明顯。
新版《大典》涉及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業生產及輔助人員”大類中減少6個小類、83個職業,涉及第二產業的“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大 類中減少24個小類、526個職業,而涉及第三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大類中,職業數量則分別增加11個和81個。
“服務業職業數量大幅增加,反映三產發展快。而伴隨著農業現代化、城鎮化,農業人口減少,一產職業數量自然減得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
新職業人才培養成瓶頸
一個個新職業的產生,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就業潛力。南京市就業培訓中心副主任許宏報認為,新版《大典》對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促進就業創業,作用不可小視。
不過,作為人才工廠的國內教育體系,尤其高職院校對職業分類變化缺乏敏感,專業設置滯后于人力資源需求變化。省內某市幾年前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研發出就業評估系統,根據地方產業狀況,預測未來產業發展急需工種、崗位信息并定期公布,引導高職院校及培訓機構進行針對性人才培訓,為企業儲備必需的人才。但由于地方教育部門反映冷淡,這套系統已閑置多年。
“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并存,喊了多年,這個結構性矛盾沒解決。”做了多年大學生就業的省人才市場李曉軍坦言,制造業更新換代很快,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并未及時跟上。昆山一家專業檢具公司,需要大批掌握新技術的模具檢測人員,薪酬不菲,但國內高校都沒開這個專業,企業只能招聘相關專業畢 業生,送到德國培訓。智能機器人研發、制造人才,需求很旺,同樣很少有高校培養。昆山德國工業園今年上馬30多個機器人項目,國內招不到人,企業不得不從國外引進。
有些專業社會適應面很廣,卻沒有這個職業。比如機電一體化。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都會開設這個專業,畢業生就業面也廣,新版大典并未出現這個職業,最接近的職業也就是:維修電工。
捧上新飯碗 能力是關鍵
從修訂到公布,新版《大典》歷時5年。這期間,社會職業結構發生變化,新職業層出不窮。
催乳師便是一例。在南京家政市場,專業催乳師上門服務一次,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需求驅動,很多培訓機構推出催乳師培訓。不過,這職業并未被納入新版《大典》。
同樣的還有二手車評估師。南京電力公司職工秦瑛去年花7.5萬元買了輛車,今年7月,她想換新車,那輛僅開了1萬公里的小車就賣了3.5萬元。車價一年折了一半多,他大呼吃虧。可4S店工作人員說,國內還沒有正規的二手車評估師,二手車交易只能買賣雙方議價。
不是新職業一公布,就能設置職業資格準入。從職業公布到真正報考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新職業出來后,需要制定職業標準,地方才能依此設置考試項目。人社部門透露,將密切跟蹤職業活動新發展、新變化,掌握新職業的工作內容、發展現狀、從業人員數量和結構、薪酬及能力要求,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定 期發布新職業信息。
國家公布的職業有1481個,但有職業標準的不到1000個。除了特種行業,很多領域職業資格準入門檻不高,不少用人單位重能力輕證書。8月6日,南京市安德門民工市場,安徽阜陽打工者徐俊凱掏出廚師證登記求職,負責職業介紹的窗口經理劉翠玲說,“這證,你拿給老板看,人家用不用你,還是看你菜做得怎樣。”干了十多年職介的劉翠玲坦言,現在技術工人很缺,有些人不缺職業資格證,但動手能力不行。新職業層出不窮,但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職業培養必須提升含金量,就業者能不能捧上新飯碗,能力是關鍵。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