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 Perring和Farrell (1971)用“危險序數”來表達物種的保護價值,下列哪些物種特征不是確定“危險序數”的特征(CD) A.物種在10年觀察期間的退化率 B.物種所在地占自然區面積的比例 C.物種對于自然區的作用 D.物種的演替方式或遷徙路線 E.人類抵達該物種所在地的難易程度 2.特定地區的大氣環境容量與以下哪些因素有關。( ABCDE ) A.特定污染在大氣中的轉化、沉積、清除機理 B.區域大氣擴散、稀釋能力 C.區域內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強度時空分布 D.空氣環境功能區劃及空氣環境質量保護目標 E.涉及的區域范圍與下墊面復雜程度 3.水環境影響評價時,對于擬接納開發區污水的下列哪些水體應估算水環境容量。 (ABC) A.湖泊 B.常年徑流的河流 C.近海水域 D.遠海水域 4.S-P模型可用于預測(BC)。 A.COD B.BOD C.DO D.NH3-N 解析:S-P模型是研究河流溶解氧與BOD關系最早的、最簡單的耦合模型。 5.下列哪種情況使用二維穩態混合模式。( AC) A.需要評價的河段小于河流中達到橫向均勻混合的長度 B.需要評價的河段大于河流中達到橫向均勻混合的長度(計算得出) C.大中型河流,橫向濃度梯度明顯 D.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E.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解析:B可采用一維模型,D采用一維穩態模式,E采用完全混合模式。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趙桂萍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環評工程師技術方法精選練習題4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環評工程師技術方法精選練習題6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