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隨手可做的環保行為
在單位或宿舍等集體空間進行垃圾分類;
一紙多用,比如復印紙兩面用;
使用布袋去超市買東西,或塑料袋重復使用;
不亂丟垃圾,哪怕是一張小小的公交車票根;
不亂扔電池,將它放回專門的回收點;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泡沫飯盒,出去吃飯自帶“家伙”;
不用一次性紙杯;
出門游玩自備水壺,盡量少買紙包裝、塑料包裝飲料;
發電子賀卡表達感情,因為4000張賀卡等于一棵大樹;
不接小廣告傳單;
每年種一棵樹;
不用動物毛皮制成的衣服、箱包;
節約每一滴水,將水龍頭的嘩嘩聲想象成自己的血液噴流的聲音;
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有制造噪音垃圾;
盡可能地貼近自然,真心感受自然的美麗;
建立綠色消費觀念,購買綠色食品,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家用電器;
將自己的舊衣服、用品送給有實際需要的人。
53、天堂地獄之別
有一天,上帝對教士說:“來,我帶你去看地獄。”他們進入一個房間,許多人圍著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鍋坐著,他們又餓又失望,每個人都有一把湯匙,但是湯匙的柄太長,所以食物無法送入口中。
“來,現在我帶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帶教士進入另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和上個房間的情景一模一樣,也有一大群人圍著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鍋坐著。所不同的是這里的看起來快樂又飽足,而他們的湯匙和剛才那群人一樣長。
教士奇怪地問上帝:“為什么同樣的情景,這個房間的人快樂,那個房間的人卻愁眉不展呢?”
上帝微笑著說:“難道你沒看到,這個房間的人都學會了喂對方嗎?”
54、一塊石頭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長總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了,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最后,院長叫男孩把石頭拿到寶石集市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賣,竟被傳揚成“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地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將這一切秉報院長。院長望著男孩,徐徐地說道:
“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被說成稀世珍寶。你不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55、等待第二個春天
在日本,有兩個老實巴交的漁民,一個叫阿呆,一個叫阿土,卻都夢想著成為大富翁。
有一天,阿呆做了一個夢,夢里有人告訴他對岸的島上有座寺,寺里種有四十九棵朱槿,其中開紅花的一株下面埋有一壇黃金。阿呆便滿心歡喜地駕船去了對岸的小島。島上果然有座寺,并種有四十九棵朱槿。此時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來,等候春天的花開。隸殺的隆冬一過,朱槿花一一盛開了,但都是清一色的淡黃。阿呆沒有找到開紅花的那一株。廟里的僧人也告訴他從未見過哪棵朱槿開紅花。阿呆便垂頭喪氣地駕船回到了村莊。
后來,阿土知道了這件事,他就用幾文錢向阿呆買下了這個夢。阿土也去了那座島,并找到了那座寺。又是秋天,阿土也住來來等候花開。第二的春天,朱槿花凌空怒放,寺里一片燦爛。奇跡就在此時發生了:果然有一株朱槿盛開出美麗絕倫的紅花。阿土激動地在樹下挖出了一壇黃金。后來,阿土成了村莊里最富有的人。
今天的我們為阿呆感到遺憾:他與富翁的夢想只隔一個冬天。他忘了把夢想帶入第二個燦爛的春天,而那些足可令他一世激動的紅花就在第二個春天盛開了!阿土無疑是個聰明者,他相信夢想,并且等待另一個春天!
56、貝多芬之吻
我16歲時和音樂老師發生了分歧而陷入困境。那時,李斯特最后一個在世的學生著名鋼琴家馮·索爾先生來到布達佩斯,要求我為他演奏一曲。我盡全力演奏了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悲愴》和舒曼的《蝴蝶》。最后,當我結束演奏時,馮·索爾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額上吻了一下說:“我的孩子,當我在你這么大時成了李斯特的學生。在我的第一課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額說‘好好記住這個吻,這是貝多芬先生聽完我的演奏后給我的’,為了把這份神圣的遺產傳給后人,我已等了許多年,現在我認為你應該等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沒有比馮·索爾先生對我的贊揚更有意義的事了。貝多芬之吻奇跡般地使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幫助我成為今天的鋼琴家。
57、愛得多了,就成了傷害
有一個湖,叫天鵝湖,湖中有一個小島,住著一個老漁翁和他的妻子。漁翁搖船捕魚,妻子養雞喂鴨,除了買些油鹽,他們很少與外界來往。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鵝來到島上,它們是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的。老夫婦看到這群遠方來客,非常高興,因為他們在這兒住了這么多年,還沒有誰來拜訪過。
漁翁夫婦拿出喂雞的飼料和打來的小魚招待天鵝,漸漸地這群天鵝就和漁翁夫婦成了朋友。它們在島上不僅敢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而且在老漁翁捕魚時,它們隨船而行,嬉戲左右。
冬天來了,這群天鵝竟然沒有繼續往南飛,它們白天在湖上覓食,晚上在小島上棲息。當湖面封凍,它們無法覓的時候,老夫婦就敞開他們的茅屋讓它們進屋取暖,并且給它們食物,這種關愛一直持續到春天來臨,湖面解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婦都這樣奉獻著他們的愛心。最后,他們老了,離開了小島,天鵝也從此消失了,不過它們不是飛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凍的時候凍死的。
有時候愛得多了,也是一種傷害,并且致命。
58、不能違反的“生存法則”
1992年我到西藏拍雪巴拉姆的時候,住在雪巴拉姆居委會辦公的地方。居委會大院有一只狗生了11個小崽兒,我天天喂這個狗媽媽和狗仔。后來,我發現狗媽媽把其中的六只狗仔叼到藏戲團食堂的空屋子里,另外的5只她不要了。我覺得這個媽媽太殘忍了,也許是她的奶不夠的緣故?我把狗媽媽拋棄的小狗仔一只一只抱回到它們的新家,而且買了奶粉天天喂它們。我以狗媽媽說:你不要把它們都拋棄了,我來幫你帶。狗媽媽挨個把我抱回去的小狗舐得干干凈凈,好像有一種失而復得的內疚。
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狗媽媽又開始往外叼小狗仔,而且叼出去的更多,只留下了三四個。我又一只只給她抱回來,繼續堅持喂小狗仔奶粉。結果,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小狗一只一只死去,11只小狗死了10只,就剩下1只。這只是最大最黑最漂亮的,大爪子大紅鼻頭,永遠地露出一半小紅舌頭。
狗媽媽知道這些孩子養不活,當時她拋棄一半是為了養活另一半,我一定要把孩子全都強加給她,悲劇就發生了。我們以為生命應該是平等的,實際生命生來就是不平等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不能違反的“生存法則”吧!
59、鏡子
在一次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中,主持人正在向嘉賓提問:“電梯里常會有一面大鏡子,這鏡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賓紛紛回答:
“用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儀表。”
“用來擴大視覺空間,增加透氣感。”
“用來看看后面有沒有跟進了不懷好意的人。”
在一再啟發而仍不能說出正確答案時,主持人終于說出了非常簡單的道理:“肢殘人搖著輪椅進來時,不必費神轉身,就可以從鏡子里看見樓層顯示燈。”
嘉賓們都顯得有些尷尬,其中一位抱怨說:“我們怎能想到這一點呢?”
是呀,我們考慮問題時,常會海闊天空,但不幸的是,無論思路怎樣開闊,我們往往還是從自己出發的。
育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