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重品、精密產品、易碎品、流質品、小五金、機械零件、儀器、金屬制品、重質物品以及散落容易丟失的物品等使用木箱包裝。 木箱包裝:包括全木箱、木架箱、木格箱、膠合板箱、纖維板箱、刨花板箱、硬質塑料箱。 1、全木箱包裝,木材質量不腐朽,箱板厚度為12—15毫米,橫帶寬為40—60毫米。木箱外部,用鐵腰或塑料腰在兩端捆扎箍緊加固。 2、木架箱(木格箱)包裝:每塊箱板厚度為12—15毫米,寬度不小于40毫米,橫帶寬為40—60毫米,兩板間距以內裝物品不露出為準;裝整體物件時,兩板間距不超過80毫米。木箱外部,用鐵腰或塑料腰在兩端捆扎箍緊加固。 3、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材料的木箱包裝:要有質量良好的木材做四框;木箱外部,用繩索捆成“井”字型加固。 4、硬質塑料箱包裝:塑料箱板的堅韌度相當于10毫米厚的木板韌度;塑料箱外部,用塑料腰或繩索捆扎成“井”字型加固。 5、精密產品易碎品的包裝,必須用軟質材料襯墊填實;零散小件物品要有內包裝;怕震,怕潮濕的物品,要有防震和防潮濕的措施。 二、家用電器、日用百貨、錄相帶、錄音帶、針織品、服裝、藥品、煙、酒、飲料、塑料制品、各種零散物品,使用紙箱包裝。 使用紙箱包裝的行李、包裹,首先要注意檢查紙箱的質量。 1、紙箱的質量必須堅韌,能承受所裝物品的重量,箱內底、蓋要有墊板,裝箱時按層擺滿,不留空隙,以增強紙箱的抗壓力。外部用繩索(鐵腰、塑料腰)捆成“井”字形加固,繩索交叉處結死扣。 2、紙箱裝小件易碎品,除紙箱質量要堅固,內部還必須有軟質材料隔墊填實,不晃動。零散小物件必須有盒、袋等內包裝,按層擺滿。紙箱內底。蓋要有墊板。紙箱上下口蓋全部要密貼粘合,再用膠條封嚴。外部要用繩索(鐵腰、塑料腰)捆成“井”字型加固,繩索交叉處結死扣。 3、紙箱包裝日用百貨、錄相帶、錄音帶、針織品、服裝、藥品、香煙等物品,紙箱外部,必須用麻袋片、棉布片、化纖編織片包裹后縫合,再用繩索(鐵腰、塑料腰)捆成“井”字型加固,繩索交叉處結死扣。怕潮濕的物品要有防潮濕的內包裝。 4、電視機、錄相機、組合音響、錄音機、收音機、電冰箱、空調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的包裝,出廠原包裝紙箱堅固的,可以使用原包裝。但包裝外部必須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井”字型加固。 三、瓜果、蔬菜、秧苗、花木、魚介類、肉類、蛋類、禽類、小家畜、小動物以及零散小件等,使用筐、籠、簍、箱、桶、袋包裝。 1、筐、籠、簍,質量必須牢固結實,筐蓋、籠口、簍口要用鐵絲擰緊,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米”字型加固,繩索交叉處結死扣。 2、裝禽類、小家畜、小動物的筐、籠、簍底部要有防止糞便外溢的襯墊。 3、瓜果、蔬菜、秧苗、蛋類、使用筐、簍或堅硬的紙箱包裝,不怕擠、壓的蔬菜也可以用袋包裝,魚苗種蛋必須使用堅硬的紙箱包裝,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井”字型加固。 $page$4、鮮魚介類、肉類,必須用鐵、塑料箱包裝,并加鎖。 5、零散小件物品使用筐、簍包裝時,應將散件用鐵絲或繩索捆在一起,裝筐塞滿擠實,在筐內不滾動,防止沖撞使筐破損。 四、種子、顆粒狀等物品使用袋或桶包裝;布匹、毛線類、紡織類、棉胎類、行李卷類以及不怕擠壓等物品,使用包(包括麻包、布包、化纖布包、紙包)或袋(包括麻袋、布袋、化纖紡織袋)包裝。 1、顆粒狀以及容易散落等物品,使用袋包裝時,要有結實的內包裝,內包裝袋的封口處,先折疊后密縫,然后再裝入袋內縫嚴口,不準扎口。 2、布匹、毛線類、紡織類使用袋、包包裝時,必須有防潮濕的內包裝。 若用麻袋包裝時,兩條麻袋對口套裝縫合。 使用上述包、袋包裝的物品及行李卷要裹嚴縫合,內物不準外露,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井”字型,捆繩不少于兩道,并在繩索交叉處結死扣。 3、紙包包裝的書籍、印刷品類,先用繩子捆扎結實,加防濕內包裝,再用兩層以上牛皮紙包嚴裹好,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井”字型加固,繩索交叉處結死扣。 五、自行車、家具、道具、測量用具、運動器具、樹苗以及適合包裹運輸的鐵、木件等,用繩索捆綁包裝。根據貨件不同,可用麻袋片、纖維編織片、草繩、布條、塑料條、繩索等包裝材料,捆綁要結實、牢固,在運輸中不至松散脫落。 小型家具、容易斷裂的部位和棱角,自行車怕碰的部位要包裝好,但自行車要能推行以便裝卸。 六、榨菜、腐乳、醬菜等物品用壇、罐包裝。 壇、罐口要密封,然后裝入筐或木格箱內,再用軟質材料隔墊塞實不晃動,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十”字型加固。 七、流質類、乳類、粉狀、顆粒狀等物品用桶(鐵桶、塑料桶、木桶)包裝,桶的質量要求堅固,不滲漏。 1、薄鐵桶(馬口鐵桶)、塑料桶裝流質、乳狀等物品,桶口要封嚴不漏,然后裝木架箱內,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十”字型加固。 2、膠合板木桶(纖維板桶)裝粉狀、顆粒狀等物品,要有內包裝,防止流失,外部用繩索或塑料腰捆成“十”字型加固。 八、本包裝標準未做規定的物品包裝,由車站根據托運物品的實際情況確定,但必須保證安全,符合運輸要求。 育路職業
更多信息請訪問:育路職業教育頻道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職業教育考試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