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管理—論調價索賠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7-10
如我處在西北施工的某大橋工程,該橋主橋的設計跨度為56m+3×105m+56m的鋼筋混凝土連續剛構大橋,橋寬為24m,設計為單箱雙室,截面最大為25.7m×5.8m,這種大的箱梁斷面當時在國內是比較罕見的,在懸灌施工第一次脫模后,發現有很嚴重的裂縫,我處和業主以及監理立即對此事件給予了高度重視,經過反復磋商后,我處尊重了業主和監理的意見將其鑿除,并且我處還按業主和監理修訂的混凝土灌注操作程序,重新進行了混凝土灌注。結果第二次混凝土灌注脫模后,裂縫依舊,工程被迫停工,為此我處在施工現場集中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與業主、監理反復分析裂縫形成的原因和處理裂縫須采取的措施。
為了確保對該事件處理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我處又從國內的公路系統請來了很知名的專家進行了專題研究,共同尋求有效的處置辦法。最后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橋的梁部截面大,鋼筋布設不合理、以及當地氣候溫差大等諸多因素是裂縫的主要原因。對此,專家們建議在混凝土的表層中增設鋼筋網,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纖維等方法以預防裂縫,對再出現的裂縫用注漿補強的措施進行處理。方案論證出來了,而且,在以后的事實中效果也非常明顯,基本上遏制住了裂縫的發生。但是,從裂縫事故出現到方案確定并進行實施,共耗費了近八個月的時間。眾所周知,在西北進行工程施工,如果錯過了每年的3月~10月的黃金施工季節,就意味著耽誤了一年時間。因為,混凝土連續剛構在嚴寒地區冬季是不允許施工的。由于上述原因,混凝土連續剛構懸灌施工的停工對總工期構成了影響,改變了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而且這種事件的發生與業主、監理以及承包商沒有任何責任。所以,我處就延誤工期方面向業主提出索賠,并從以下三方面切入索賠工作。首先,按該橋開工報告的批復時間確定延誤工期的起始日期,然后從分項開工報告中查出當時此項工程開工時已經進場的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數量,再從業主、監理同意混凝土連續剛構懸灌施工再次開工的日期計算出總的停工工期。其二,由于業主在竣工工期上又不允許推遲,項目部要保證工期就必須多投入相應的資源,才能確保按期完工。其三,預防和處置裂縫所需增加的相關資源的投入。
根據以上分析,項目部向業主提出了較為切合實際的索賠報告,請求業主給予補償。在談判之前,項目部施工的該工程項目已按期完工,且該工程項目也被評為優良工程。在此期間,項目部還反復地與業主、監理溝通,讓他們充分理解項目部為防、治箱梁裂縫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過項目部長期有效的工作,在2003年3月的談判會議上,業主以另外的一種形式給了項目部基本滿意的補償,其索賠金額占中標價值的17.98%。為了這次索賠的成功,處里組織了專門的索賠班子協助項目部進行工作。前后進行了近15個月時間。這是我處近年來在項目管理中投入精力最大,取得效益最好的一例索賠。
2.3、以事實為基礎,編寫好索賠報告索賠報告撰寫水平和質量的高與低,直接關系到索賠的成敗。因此,索賠報告在編寫時一定要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在引用其他文件作為證據時,要根據一個事件的發生順序,按時間的早晚順序將附件一一附上,以資證明。最終得出的結論要做到言簡意賅,避免贅語連篇。索賠文件是合同管理過程中具有法律效應的文字資料,它將涉及到業主和承包商雙方的利益和榮譽,有時很可能將矛盾激化,所以,應盡量避免使用埋怨或夸張的詞語,使業主產生反感,這樣更不利于索賠工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