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級會計師答疑精華(1)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12
【會計】
問: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利潤-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要多交稅,為何要減,可抵扣暫時性差少繳稅,為何要加.
答: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于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或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的,企業應該按計稅基礎交稅,故在原利潤的基礎上加上該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由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或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的,企業應該按計稅基礎交稅,故在原利潤的基礎上減去該差異
【會計】
問:無形資產在什么情況下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什么情況下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答: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進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但是,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在稅法上可以按150%攤銷,由此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
問:09年的成本法與08年的成本法核算上有何區別?
答:今年的成本法核算,只要是持有期間取得股利一律記入投資收益。去年的成本法核算是持有期間的獲得的股利要區分是投資前的企業獲得的利潤還是投資后獲得的利潤,投資前獲得的利潤沖減投資成本
【會計】
問:無形資產資本化部分的賬面余額和計稅基礎的按150%扣除,產生的暫性差異應該要不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答:不確認,理由:如果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于合并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所得稅會計準則,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問: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利潤-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要多交稅,為何要減,可抵扣暫時性差少繳稅,為何要加.
答: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于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或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的,企業應該按計稅基礎交稅,故在原利潤的基礎上加上該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由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或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的,企業應該按計稅基礎交稅,故在原利潤的基礎上減去該差異
【會計】
問:無形資產在什么情況下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什么情況下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答: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進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但是,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在稅法上可以按150%攤銷,由此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
問:09年的成本法與08年的成本法核算上有何區別?
答:今年的成本法核算,只要是持有期間取得股利一律記入投資收益。去年的成本法核算是持有期間的獲得的股利要區分是投資前的企業獲得的利潤還是投資后獲得的利潤,投資前獲得的利潤沖減投資成本
【會計】
問:無形資產資本化部分的賬面余額和計稅基礎的按150%扣除,產生的暫性差異應該要不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答:不確認,理由:如果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于合并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所得稅會計準則,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