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文綜歷史的命題基本思路 大幅度地調整政治史、經濟史和文化史的比重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政治史、經濟史和文化史大體保持了各占1/3的比例。在今后的復習和備考中,向政治史一邊倒的情況必須予以調整,應該更加關注經濟史和文化史的學習。 轉向考查歷史知識的深度 首先,新課程淡化了歷史的學科體系,是由若干個歷史專題組合的整體。 具體而言,就必修模塊來說,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大主題,下設25個專題。這25個專題就是整個高中階段學習歷史必修課的全部內容。這25個專題之間,雖然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但總的來說不可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 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幫助學生掌握一個完整的體系,而要幫助學生挖掘這25個專題的內涵。 換句話說,考試的面將由一個體系完備、無所不包的大通史濃縮成為若干個代表性高、概括性強的專題史。 其次,與舊課程相比,新課程更強調對專題知識內容的挖掘。雖然課程標準不再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但在每個專題之中卻是存在體例結構的。所以,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考試的范圍將大大地縮窄,而對考試內容深度的挖掘將大大增強。 轉向學科專題命題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從完整的“體系性”的學科教學向“專題性”的學科教學過渡,將傳統的完整的學科體系濃縮為數十個專題。這兩種教學方式孰優孰劣尚有待實踐檢驗,但從考試的角度來看,學生備考專題的難度要遠低于備考體系的難度。依據學科體系來命題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相反,如果依據專題來命題將會大大降低這種不確定性。 轉向考查歷史課程的知識 歷史教科書的知識與歷史課程的知識是有區別的,歷史教科書中的知識僅僅是體現了教科書編撰者對歷史課程知識的理解,并不等于就是歷史課程的知識。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歷史教科書的知識就是課程知識,那是建立在歷史課程就是歷史教科書這樣一個錯誤的前提下的。 隨著課程改革的展開,歷史教材僅僅是最重要的課程知識,而絕不是唯一的課程知識。因此,高考的考查內容由歷史教科書的知識向歷史課程的知識轉變是一個必然的趨向。 轉向考查方向的明確性 在舊的課程體系下,每年高考前都會提供一份考綱,而這份考綱的內容要求是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的,因為它只是告訴了你考什么,而沒有告訴你該怎么樣考。 以2005年的考綱為例,其中有一項要求為“老子和孔子,百家爭鳴”,表面上看,這樣的要求是很明確,教師和學生都清楚命題的內容,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樣的表述其實是模糊不清的,因為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切入該內容。 “百家爭鳴”究竟要考什么?形成的原因?形成的過程?各家的學說?與古希臘的對比?對今天的意義?對世界的貢獻?這些都可以進行考查。 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表述就非常清楚:“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意義。”也就是說,考查“百家爭鳴”時只會圍繞一個重點來考查,那就是百家爭鳴的意義。 如果以歷史課程標準作為考試大綱,那么學生的備考復習將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轉向重視考查歷史問題的 認識過程 在舊的課程體系下,高考主觀題的考查結論大都是封閉的,換句話說,無論命題者提供什么樣的材料,從什么樣的角度命題,考生都可以從教科書上找到答案,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多問題都不可能在教科書上找到答案。 從新課改中我們可以發現,課程標準基本上沒有提供觀點和結論,教科書是減少提供觀點和結論。歷史問題的觀點結論從封閉性向開放性轉變;從重視考查歷史問題的結論向重視考查歷史問題的認識過程轉變。 轉向綜合型材料題 從新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命題者大力挖掘材料題的功能是與課改的精神相一致的。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加大課程資源的建設。 課程資源包括兩大系統,一是教科書的資源;二是教科書以外的所有教學資源。 過去,我們把教科書看作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資源,這種觀點已經十分落后。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科書僅僅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一種資源,而不是唯一的資源。 在新高考中,命題將更多地從教科書以外的資源中尋找材料。 教育部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 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名師指導:高中地理會考的復習策略 |
|
閱讀下一篇:2010廣東高考:歷史考點解析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