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未來十年的信:老外全考中文四六級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04
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個未來,于是,在這份特刊的最后一塊版面上,我們邀請身邊的幾位讀者,把他們心目中十年后的生活描摹。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對這個城市滿懷深情,他們對未來充滿理性的寄語和期待,他們用質樸的語言,表達最樸素的盼望。
他們代表著處于不同年齡段的更多的他們扮演著車主或“車奴”,房主及“房奴”,孩兒他爹及“孩奴”等N種時下最流行角色的他們,有權利凄楚楚或樂顛顛地為自己所處的群體代言。
當然,這一封封寫給未來的信,也許只能代表他們自己在這個強調個性的年代,這樣的想法也被充分尊重。
老外全考中文四六級
人物:郭甜,1991年出生,現遼寧大學學生(以下為郭同學整理的網文,90后的她認為這些文字能代表他們“火星族”)
我18歲,有人說我們“90后”是使用火星文的主力,是著裝怪異的“非主流”。
我想十年后,中國會非常強大,不再有英語四六級,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級!文言文太簡單,全用毛筆答題。聽力全用周杰倫的歌,《雙截棍》只聽一遍,口試要求唱京劇。
至于房子,我看不如拿買房子的錢去旅游:只要幾個平方米的價格,日韓新馬泰都玩了一圈;再用幾個平方米的價格,歐美也回來了。買房?房價下跌的時候再說。
現在我1米65,110斤,看著同學都在減肥,十年后肯定能發明出干吃不胖的飯菜。
最后說一句,姐不會迷戀未來,姐會珍惜過好每一天。
期待孩子不孤單長大
人物:鮑輝,1984年出生,實習醫師
小時候我沒有什么玩伴兒,身邊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被他們稱為“小皇帝”。
整個中學時代,我都懷揣著做一名外科醫生的理想。后來,我考入了中國醫科大學,經過7年的本碩連讀,成為一名實習醫生。每天在工作崗位上,時刻感覺肩上的責任在一點點變大。
希望十年后,我可以運用視頻給小病患診治。不用麻煩家長抱著寶寶來看病,避免交叉感染和路途勞頓。
那時我已經買好房子把女友娶進門。我們的第一個寶寶會在2014年前出生,如果可以,我打算再給他生個弟弟或妹妹,那樣,他們就不會孤孤單單一個人長大。也希望他們的學習壓力能小點兒,面臨的競爭也別像我們所經歷的那么殘酷。
想必十年后的我,一定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車,希望那時候油不會太貴,最好是改用耗電了。那時的天空會更藍,放假時,我可以帶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去九寨溝玩。
教室里沒學生
人物:高之皓 9歲
教室里空蕩蕩的,老師卻講得津津有味。原來每個座位上都有一個攝像頭,學生都在家上課,在電腦上寫作業,老師也不用為管紀律而頭疼了。
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農民不用親自下地耕田,整個農田用電腦程序系統來控制播種、澆水、收獲。
大學成義務教育
人物:孫宇,1973年出生,國企職員
我的妻子也是“70后”,我們在大學時戀愛,后來結婚有了兒子。
我認為未來十年,人們的觀念開始轉變,幸福的標準不再是房子有多大、車子有多豪華,孩子有多優秀,而且人們不再為工作煩擾。
十年后,兒子應該考高中了。他那時所接受的教育更先進,大學都是義務教育了,孩子不再為考大學而挑燈夜讀。
十年后,托老服務已經完善,托老所普遍存在。老人們不會再認為進養老院是孤獨的,希望我爸爸媽媽能在托老所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安享晚年。
提前退休促進就業
人物:李剛,1963年出生,公務員
我已經步入了中年,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上中學的子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身上的責任。
現在社會日益和諧,人們在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十年后,老年人會得到更多的醫療保障。
十年后,我們還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精力可能不如過去充沛,所以我希望退休年齡能夠提前到55歲,這樣就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緩解和促進大學生的就業。
每天能吃到沒有公害的蔬菜
人物:陳鳳麟,1950年出生,全國剪紙藝術家、區政協委員、職業畫家
1968年9月16日,我成為沈陽第一批“下鄉知青”中的一員,吃過很多苦,如今有了自己的事業。
希望十年后的我們每天都能吃到沒有公害的大米和蔬菜,健身器材普及到家門口,大家都能健康長壽;希望醫療事業改革更加深入人心,百姓吃得起藥,住得起院;就業率增高,大學生找工作不再難。
十年后,我的小外孫女也該上學了,希望她將來上學時不再有重點和非重點學校之分,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都是均衡的,希望她的作業不要太多,負擔別太重,讓孩子有玩的時間。
人們對文化遺產更重視
人物:姜鐵成,1942年出生,退休干部
2004年,遼寧省共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地“申遺”成功!
作為此次“申遺”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對我個人而言,回首過去的十年,這是我人生當中的大事!
2000年,省政府提出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設想,之后用整整5年我們實現了零的突破,讓世界認識了遼寧。
展望未來十年,我想借用一句歌詞表達我的愿望:“我真的好想再活500年!”希望那時,人們將對歷史文化遺產更重視,更保護,因為這是我們的根啊!
家家戶戶不用為還房貸愁
人物:張樹珍,85歲,退休工人
活到85歲了,套用小品里的一句話:“我是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里,已經跨世紀。”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的生活很不安定,由于社會比較動蕩,還過了一段居無定所的日子。而現在,我住著寬敞明亮的房子,已經很知足了。但我知道還是有很多人在為房子發愁。聽孩子們跟我們念叨,現在最火的電視劇是叫《蝸居》,說的就是住房難。
中國再發展十年,我就希望到時所有人都不必再為房子發愁房子降價、政府補助、父母貼補、孩子們再掙點就夠了!希望十年后,每家每戶都能住起大房子,卻不再為還房貸發愁。
我要坐一次沈陽地鐵
人物:陳家良,92歲,退休工人
十年后,我已經是百歲老人了,人能活一個世紀,真是幸事!
我出生在1917年,那時候到處都在打仗。
現在國家發展這么快,(我)住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手機、固話樣樣有,別看歲數大,有時也上網看看呢。
沈陽也有地鐵了,我一定要親自坐一次。
中國繼續發展十年,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能和平相處。到時每個中國人都能坐飛船上太空旅游。
現在我耳不聾眼不花,腦袋清楚,身體硬朗。十年后,希望能看到這一切實現,將來人人都能活過100歲。
【糾錯】
更多留學相關內容
熱2011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預測:給外國朋友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十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九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八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七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六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五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