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4. 重視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 高中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基于這一理念,新課程在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同時,也提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目標。高考試題不可能象中學教學那樣長效發揮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但是通過命題可以滲透這方面的教育,起到一種引領的作用。 在紙筆測試的環境下,將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育培養目標轉化為考試測量目標確實不太容易,但并非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一無所成。有學者將情感教育目標劃分為“接受(注意)”“順應”“愛好”“信奉”“性格化”五個層次,結合認知領域、技能領域的測量目標,其前三者是完全可以在試題中得以體現和進行測量的。 如選擇題第9題,通過對墨子“兼愛”思想的考查,引導考生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樹立為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非選擇題第27題,通過對哥倫布遠航美洲和新航路開辟的史實與史觀的考查,引導考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第29題,通過滇緬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精神的展現,引導考生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5.關注時代與社會,體現史學的人文性。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史學是一門人文學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導、決策參考和社會改造等功能。同時,歷史是已經發生的客觀存在,但歷史學卻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2010年的歷史試題充分關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社會問題,適度關注時代主題與社會熱點,做到了學科特點和時代特征有機結合,科學性與人文性相得益彰。 例如,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所指出,學生通過歷史學習應該“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第27題圍繞哥倫布“發現美洲”的系列問題,就是以此為創意高度來設計的。它通過“偶然與必然”“發現與相遇”“交流與發展”三個問題,意圖使考生牢固樹立全球史觀和文明多元發生、多樣發展的觀念,正確認識文明多樣性,平等對待各種文明,正確認識人類交往和文明交流對于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第29題以西南地區秦朝和抗戰時期的相關史實,體現了“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這一永恒主題,也謳歌了“民族團結”和“為了抗日救亡,勇于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進入21世紀,國際間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從根本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高低,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有賴于基礎教育的持續發展。基礎教育改革已成為世界潮流。”第33題,通過王安石變法歷史場景以及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呈現,凸顯了人才選用和教育改革這一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的主題。中美關系在當前國際關系中占有主導性的地位,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世界地位的提高,中美關系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將更為重大和深遠。第35題以美國軍費增減為切入點,涉及了美國外交政策和中美關系的變化,反映了對當代國際關系格局及其走向的關注與重視。 通過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今年的試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卻并沒有刻意追求時政熱點。試題所涉及的社會熱點和現實問題,都是在中國以及世界歷史發展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大社會現實問題,既具有全局性,也具有長效性。試題巧妙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有機契合,體現了人文學科的社會功能,使試題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起到了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心國家大事和人類命運的效果。 除了考查內容的時代性以外,試題的設計也注意反映學科發展的新成果、新趨勢,凸顯新的史學研究范式,社會史觀、全球史觀、近代化史觀等在試題中也均有體現。 6. 將新的評價觀念引入了今年高考試題。 新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建立了全新的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強調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重視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優點和潛能。而傳統的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其對考生的評價通常是終結性的,是基于甄別和淘汰的一種命題方式,而考試成績也只有單純的一個功能——區分優劣。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考應該適時進行改革。2010年山東卷歷史試題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如第27題第(1)小題,根據考生的思維層次,給出了三種賦分辦法。 答案一:考生將哥倫布首航的結果作為一個孤立的事件來思考。 觀點:是偶然的。 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地是東方(或印度、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3分) 答案二:考生能將哥倫布遠航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思考。 觀點:是必然的。 理由: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歷史條件。具體要點: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傳播天主教;科技條件具備等。(5分) 答案三:考生能將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結合,全面思考問題。 觀點: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分)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參見答案一 (3分) 必然性的理由參見答案二 (3分) 這樣就使每個能力層次的考生都會“有話可說”,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時,考試的分數不再僅僅是高考錄取的一個依據,一個冷冰冰的數據。考生可根據答題的情況,對自己的認知、思維水平有一個客觀明確的認識,為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有益的參考。 以前考生的分差主要表現在作答知識點的多少上,考生答4個要點可能得8分,答出2各要點就是4分,帶有明顯的知識立意,采點給分的傾向。而該題3分、5分和8分的賦分標準,是按照思維層次來賦分的,淡化了知識,突出了能力考查。同時,也有效的區分了不同水平的考生,實現了高考遴選優秀人才的目標。 7. 依綱不依本,重視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創設和運用。 情境是試題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實現試題立意的材料和介質。新課程改革以后的高考命題重視新情境新材料的創設和應用,不但搭建了一個測試考生能力的平臺,而且在教材多樣化的局面下,引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就成了當前解決多版本問題的最佳方法。 2010年山東卷歷史試題均不拘泥于教材知識點的具體表述,而是超越和突破教材,從嶄新的角度和視角重新整合知識,由“新材料”來創設“新情境”。既使得卷面活潑生動,又突出了對考生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等學科能力的考查。今年試題所選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試題材料來源廣泛,既有文字資料,也有圖片資料,包括名人著述、學生筆記、歷史地圖、圖片、表格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2)材料的選取不單純求新求奇,材料平實、典型,具有權威性。如材料來源主要有《墨子》、《續資治通鑒長編》、《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和譚嗣同的《仁學》等,具有很強的歷史感。(3)材料信息豐富符合題意,同時文字簡潔,減少了考生的閱讀量,更有利考生能力的發揮。 從整體上來看今年的試題,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與去年相比在知識點的覆蓋面上有所降低,但是瑕不掩瑜。2010年的高考試題在穩定中創新,在有效實現選拔功能的同時,也必將對以后的高中歷史教學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高考山東省文科綜合思想政治試題評析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高校招生考試地理(江蘇卷)word版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