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7月20日8:00至21日17:30是填報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時間,省考試局今天公布了符合本科第二批錄取資格考生成績分布表,文史類600分以上考生有3533人、理工類563分以上考生有7509人。其中,文史類700分以上考生有31人、理工類700分以上考生有4人(考生投檔成績為考生高考成績綜合分、基礎會考總分的10%、照顧分之和)。 六個志愿要有合理梯度 省考試局針對填報志愿的一些注意事項進行提醒。 實行平行志愿這種投檔錄取模式是降低了填報志愿的風險,卻并非沒有風險。對于大多數的考生來說,必須根據自己的投檔成績,參考去年有關學校在我省投檔、錄取的相關信息,了解我省平行志愿投檔的規定和辦法,查閱報考學校的招生章程和錄取規則來選擇報考學校。 考生應立足于“我能上哪些學校”而不是“我想上哪所學校”。一定要遵循“量體裁衣”的原則選擇有利于自己錄取的學校和適合自己就讀的專業。六個志愿之間要形成合理的梯度,以降低落選的風險。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無論是采取先“沖”后“穩”再“保”,還是不“沖”先“穩”后“保”的辦法,都應注意分清利弊,規避風險,力爭達到既被投檔又被錄取的目的。 要考慮專業的冷熱搭配 要注意學校的“高低”和專業的“冷熱”搭配。不同學校錄取的分數有差別,同一所學校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也不同。往往熱門的專業報考的人較多,且錄取的分數也較高。考生如果想就讀理想的專業,不妨考慮降低選擇學校的要求,這樣在報考的學校中占有分數優勢,才可能錄取到理想的專業。如果想就讀理想的學校,不妨多填報一些專業,而且要服從專業調劑,這樣投檔后錄取的機會才會大一些。在前面兩個批次的錄取過程中,被高校退檔的考生,絕大部分是因為考生所報的專業已經錄取了比他分高的考生,而考生本人又不填報服從學校專業調劑志愿。 服從調劑能降低落檔風險 盡量多填報一些專業,并且最好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志愿,以增加自己的錄取機會。如果只填報一兩個或兩三個專業志愿又不填報服從調劑的話,那就降低了自己的錄取機會,增大了落選的風險。另外,考生不要只填報學校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不填報具體專業志愿,這對自己的錄取是很不利的。學校在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方面,往往是先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如果錄取不滿時,才考慮錄取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 詳細了解學校錄取規則 要認真了解報考學校的招生章程和錄取規則,選擇有利于自己錄取的學校和專業。在錄取時,有的學校是按“分數優先”的規則錄取;有的學校是按“志愿優先”的規則錄取;還有的學校是按 “分數優先”和設“專業級差”的規則確定考生的錄取和安排考生的專業的。實行 “分數優先”的錄取規則對高分考生來說錄取相對有利一些。按“志愿優先”規則錄取的學校,對于分數偏低的考生來說可以提高錄取的機會。 仔細核對學校和專業代碼 上網填報志愿后,要注意點擊“確認”按鈕,保存自己的志愿信息。同時還要認真核對自己的志愿信息,看自己所輸入的學校代碼和專業代碼是否是自己要選擇的學校和專業,否則,輸錯了代碼就報錯了學校和專業。同時,考生要保持本人報名時所提供的電話的暢通,以免錄取中需要和考生本人聯系時,不會因為聯系不上而影響錄取。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南寧:一般普高今明繼續報名 25日起領錄取通知書 |
|
閱讀下一篇:江蘇:本一志愿投檔線揭曉 醫科類院校成大熱門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