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08-19

天地之氣動而不息,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是具有動態功能的客觀實體,氣始終處于運動變化之中,或動靜、聚散,或絪緼;清濁,或升降、屈伸,以運動變化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或形式。天地運動一氣,轂萬物而生。《內經》稱氣的運動為“變”、“化”,“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素問·天元紀大論》)。“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素問·六微旨大論》)。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變化,不論是動植物的生育繁衍,還是無生命物體的生化聚散,天地萬物的生成、發展和變更、凋亡,無不根源于氣的運動。“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素問·六微旨大論》)。氣有勝復作用,即氣本身具有克制與反克制的能力。氣這種勝與復、克制與反克制的作用,是氣自身運動的根源。氣分陰陽,陰陽相錯,而變由生。陰陽相錯,又稱陰陽交錯、陰陽交感,即陰陽的相互作用。陰陽相錯是氣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換言之,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陰陽的對立統一是氣運動變化的根源和宇宙總規律,故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的陰陽對立統一運動,表現為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動靜、聚散、清濁的相互交感,這是氣運動的具體表現形式。《內經》以“升降出入”四字概之,故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素問·六微旨大論》)。

  氣是構成宇宙的物質基礎,氣聚而成形,散而為氣。形和氣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氣的相互轉化則是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為氣之化,即氣化。形氣之間的相互轉化就是氣化作用的具體表現。氣生形,形歸氣,氣聚則形生,氣散則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氣之聚散。氣充塞于太虛之中,·一切有形之物的生成和變化乃至消亡,無不由于氣的氣化作用。所謂“氣始而生化,……氣終而象變”(《素問·五常政大論》)。《內經》不僅在氣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氣和形相互轉化的思想,而且用陰陽學說闡明形氣轉化的根源。“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動而散則化氣,陰靜而凝則成形。陰陽動靜的相互作用,是氣化成形和形散為氣兩種方向相反的運動過程的根本原因。氣至大無外,至細無內。大者,有形之物與太虛之氣之間;小者,每一有形之物內部都存在著形化為氣和氣化為形的氣化作用。中醫學的形氣轉化理論對中國古代哲學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之,氣是陰陽矛盾統一體。陰陽為固有的兩種對立要素,而不是兩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即“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張子正蒙注·卷一》)。陰陽矛盾對立形成了氣的永恒的有規律的運動變化。動靜統一是氣的運動性質。氣化運動是動與靜的統一,聚散統一則是氣的存在形式。散而歸于太虛,是氣的無形本體;聚而為庶物之生,是氣的有形作用。聚暫而散久,聚散在質和量上均統一于氣,聚散統一揭示了宇宙萬物氣的統一性。陰陽統一揭示了氣的內在性質,動靜統一描述了氣的存在狀況,而聚散統一則規定著氣的存在形式。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另类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 色婷婷亚洲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州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