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病治則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08-19

 血為水谷之精華,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統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腎,功司濡養、滋潤,調和五臟,灑陳六腑,維持著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臨床上,血之為病,證有血虛、血瘀、出血、血寒、血熱之分。其治療則有補、行、止、涼之異。

  ①血虛則補: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一種病理變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統血,腎精可化而為血,所以血虛多與心肝脾腎有密切關系。氣為陽,血為陰,氣能生血,血能載氣,根據陽生陰長的理論,血虛之重證,于補血方內常配人補氣藥物,可收補氣生血之效。血虛與陰虛常常互為因果,故對血虛而兼有陰虛者常配伍補陰之品,以加強其作用。

  補血藥多滋膩,可妨礙消化,故對濕滯中焦、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須應用,則應:與健脾和胃藥同用,以免助濕礙脾,影響脾胃之健運。

  ②血脫則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諸大出血,皆屬血脫,用澀以固脫。凡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溫平品,以斂其耗傷。凡治血脫者,于止澀藥中加入氣藥。如,大失血又當用固脫益氣之法。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所以血脫必然導致氣脫,即氣隨血脫,并非單純的血脫,甚則陰竭陽脫,出現亡陽亡陰之危候。

  ③血瘀則行:血瘀是指血液運行遲緩和不流暢的病理狀態。“血實者宜決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瘀者行之,總以祛瘀為要。祛瘀又稱消瘀:在具體運用活血化瘀法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辨證精確:運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確地掌握瘀血的診斷指征外,還必須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臟腑經絡、病性之寒熱、病勢之或虛或實,方能收到預期效果。如活血化瘀雖是治瘀血證的總則,但瘀血有輕重緩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別。一般來說,應根據瘀血程度的輕重,分別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輕后重。切勿不分輕重,動輒破瘀攻逐,雖能取快于一時,但瘀去而正傷。

  掌握藥性:活血化瘀療法的作用是通過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物和方劑來體現的。因。此,必須掌握藥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血瘀之因有寒熱之分。“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醫林改錯》)。因此,要根據藥物之寒熱溫涼分別選用。其二,活血化瘀藥物除具有通行血脈、調暢血氣、祛除瘀滯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藥還可兼有行氣、養血、涼血、止血、消癥、通絡、利水、療傷、?肖癰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藥物,對疾病或病變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癥除痞之三棱,莪術、阿魏,治療腫塊之黃藥子、劉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澤蘭等等。掌握這些藥性,選藥組方可恰到好處。

  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種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須根據辨證的結果,視具體情況配合其他療法,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功效。臨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氣行氣、補氣益氣,補血養血、止血消癥、涼血溫經、清熱解毒等。

  ④血寒則溫:血寒是指寒邪侵襲經絡,氣血流行不暢,或素體陽虛,虛寒內生,而致氣血凝滯而言,以寒痛為其臨床特征。以溫經散寒藥通經活絡,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

  ⑤血熱則涼:血熱是臟腑火熱熾盛,熱迫血分,或外感溫熱邪氣侵入血分的一種病理變化,以出血和熱象為臨床特征。熱者寒之,故血熱多選用清熱涼血和涼血止血之品治之:血得寒則凝,得溫則行:所以應用涼血止血和清熱涼血等寒涼藥物,要中病即止,不可過劑。出血而有明顯瘀滯者,不宜一味大劑寒涼止血。必要時配合活血行血藥,旨在避免留瘀之患。熱盛必傷陰,除配伍有養陰作用的清熱涼血和涼血止血之品外,亦可加入養陰之藥。

  ⑥出血則止: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下出于二陰,或溢于肌膚者,統稱為出血:出血宜止血。正確地運用止血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分清出血的原因和性質:出血的原因大多與火和氣有關。“血動之由,惟火惟氣耳”(《景岳全書·血證》):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或火旺而氣逆血溢,或寒凝而氣滯血瘀,亦有氣虛挾寒者,但出血以屬熱者為多。此外,內有瘀血,血脈阻滯,流行不暢,導致血不循經,亦可發生出血。出血之病機以氣為主,貫通寒熱虛實。

  止血還必須分清出血的部位,因為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陰道出血,不僅有寒熱虛實之異,而且所累臟腑也不盡一致。因此,止血必須辨證施治,切勿一味止血,即“見血休治血”之謂,忌用大劑寒涼或固澀:出血雖以屬熱者為多。但血證初起,應禁用大劑涼血止血,寒涼藥亦不可久用,以防止瘀血內停,損傷脾陽,脾愈傷則血愈不歸經。更忌單純用收澀止血之品,對出血而兼血瘀證尤須如此,切勿“閉門留寇”,關于炭劑止血的應用:炭劑止血是中醫治療出血的重要措施。素有“紅遇黑則止”之說,但不能凡見出血,不分病之虛實,藥之寒熱,皆炒炭投之。

  使用炭劑止血的一般規律是:實熱火證之出血,須苦寒之藥以直折其火,熱清則血自寧。虛熱火旺之出血,宜滋陰清熱降火,用甘寒、咸寒以滋陰清熱,炭劑焦苦有傷津耗液之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故不宜使用炭劑。出血之虛寒者,當用溫熱之晶,而寒涼藥則不相宜。若寒熱錯雜,虛實并見之失血,用藥宜寒熱兼顧,虛實并進,止血之劑不論寒藥與熱藥,均可炒炭而用。臨床用炭劑止血,須權衡利弊,正確使用才能體現炭劑止血之妙用。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 | 日本一本在线观看视频 | 中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午夜三a福利扫描 | 中文字幕第62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