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陰、肝血失調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08-25

肝陰、肝血失調的病機,均以肝之陰血不足為其特點。陰血虛則陽亢,則為肝陽上亢,陽亢無制而生風,為肝風內動。因此,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亦多與肝之陰血不足有關。

  ①肝陰不足:肝陰不足又稱肝陰虛。肝為剛臟,賴腎水以滋養。腎陰虧損,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暗耗肝陰等,均可導致肝陰不足。肝陰不足,以頭目眩暈、目睛干澀、兩脅隱痛、面部烘熱、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因乙癸同源,故肝陰不足往往易與腎陰不足合并出現。

  ②肝血虧虛:肝血虧虛,多因失血過多,或久病損耗,或脾胃虛弱,化生氣血的功能減退所致。其病理變化除血虛征象外,主要表現在肝血不能榮筋養目等方面,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臨床上以肢麻不仁、關節屈伸不利、爪甲不榮等筋脈失養和眩暈眼花、兩目干澀、視物模糊等血虛不能上榮頭目之征為特點。此外,肝血不足常可導致沖任不足和血虛生風。沖任不足,血海空虛,可引起月經量少乃至閉經。血虛生風每致虛風內動,可見皮膚瘙癢、筋攣、肉困、瘼瘋等病理表現。

  ③肝陽上亢:肝陽上亢,多由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肝之陽氣升浮亢逆所致,或因情志失調,郁怒傷肝,氣郁化火,肝火熾盛,耗傷肝陰,發展為陰虛陽亢而成。因肝腎同源,故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腎陰虛,最易引起肝陽上亢。肝陽上亢的病理特點為陰虛陽亢,本虛標實,上盛下虛。上盛則為陽氣亢逆,屬標病,表現為眩暈耳鳴、頭重腳輕、面紅目赤、煩躁易怒等;下虛為肝陰虛,屬本病,表現為腰膝酸軟、足痿無力等。

  肝氣郁結、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肝氣郁結、郁而化火,可致肝火上炎,久之肝火內耗肝陰,陰虛陽亢,又可形成肝陽上亢。但肝氣郁結系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以情志異常和氣機失調為主要臨床特征;肝火上炎系氣郁化火,氣火上逆,以頭面部熱象顯著或氣火上沖為特征;肝陽上亢則是陰不制陽,肝陽升動太過,陰虛陽亢。

  肝陽上亢之陽亢與肝火上炎之氣火上逆相似,但屬虛候,與陰虛并見,而肝火上炎是但實無虛。故中醫學認為,郁而不舒為肝氣,浮而亢逆為肝陽(肝陽上亢),氣郁化火為肝火(肝火上炎)。

  ④肝風內動:肝風內動屬于內風范疇,多是肝臟陰陽氣血失調,發展至極期的病理變化。臨床上以眩暈、震顫、抽搐等動搖不定的癥狀為主要特征。有熱極生風、肝陽化風、血虛生風、陰虛風動之分。

  熱極生風:熱極生風又稱熱盛動風,多因邪熱熾盛所致。其病理特點為:發病急驟,多在里熱、實火情況下出現,常見于溫熱病邪人營血階段,或某些發熱性疾病的極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高熱、神昏、抽搐、痙厥為其臨床特征。

  肝陽化風:肝陽化風,系肝陰不足,肝陽失去制約,陽亢無制,妄自升動而致。其病理變化多有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候,繼之出現眩暈欲仆、肢麻震顫、筋惕肉困等,甚則昏仆、偏癱,發為中風。

  血虛生風:血虛生風系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一般是在血虛基礎上發生的,陰血不足癥狀比較明顯,風勝則動之表現輕微,或僅見于肌表,如皮膚瘙癢、手足發麻等,少有抽搐現象。

  陰虛風動:陰虛風動多是在溫熱病末期:病人下焦肝腎陰血不足所致,以手足蠕動、心中儋儋大動為特征。

  總之,肝風內動,以肝腎陰虛,不能制約陽氣,肝的陽氣升動太過者為多見。

  綜上所述,可知“氣、火、風”為肝臟病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特點。肝氣郁結是肝失疏泄,氣機郁滯的表現。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可形成肝火;久之肝火內耗肝陰,肝陰不能制約肝陽而致肝陽上亢;肝陽升動無制,風氣內動,則為肝風(肝陽化風)。三者之間,常以肝氣郁結為先導,亦即肝病的原發因素。再則,氣病及血,氣滯必血瘀,氣郁不達,津液停聚,亦可釀痰。氣、火、痰、瘀、風的病理變化過程,可產生各種復雜的病變,其病理根源,則均與肝氣郁結有關。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先锋资源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日本免费爽视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