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統計師統計實務輔導:人口與就業統計(1)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9-20 10:05:31

人口數量統計及分析

  1. 人口數的概念與統計原則

  反映人口數量的指標是人口數或稱人口總數,是指一定時點、一定地區范圍內的有生命的個人的總數。

  理解點:

  (1) 人口數的時間標準;時點總量指標

  (2) 人口數的統計范圍;對哪些人進行統計

  (3) 常住人口和現有人口,這是人口數統計中常用的兩種人口范疇

  常住人口:指以該地區經常居留地的人口,或者說是長期(通常在半年以上)居留于該地區的人口。

  現有人口:指在特定調查時點上該地區實際居留的人口。

  導致現有人口與常住人口之間差異的原因是人口的短期流動,二者之間的關系:

  現有人口數=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

  一般來說,常住人口數是基本的人口數指標,如果不加特別說明,人口數就是指常住人口數。

  【07年判斷題】

  某地區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多于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則該地區現有人口數必大于常住人口數。

  【答案】正確

  2. 人口數統計和計算方法

  統計一地區時點人數的方法有:

  第一種方法是人口普查,即對該地區的人口統計對象予以直接調查登記,通過計算匯總獲得人口數資料。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人口變動的平衡關系來推算期末時點人口數,公式為:

  期末人口數=期初人口數+(本期內出生人數-本期內死亡人數)+(本期內遷入人數-本期內遷出人數)

  其他還可以用抽樣調查方法獲得人口數資料。

  了解一段時期內的人口規模,需要根據相應的時點人口數資料計算平均人口數。具體計算時,一般是根據所掌握的資料,采用下述簡單平均方法和序列平均方法。

  如果已知期初、期末兩個時點的人口數,求該時期平均人口數,用簡單平均法計算:

  某時期平均人口數=(期初人口數+期末人口數)/2

  如果掌握更詳細的時點資料,比如期內各相應時點人口數,求該時期平均人口數,可以采用序時平均法:

    2010統計師考試統計業務知識:人口與就業統計

  3. 人口數的應用:人均總量指標

  在國民經濟管理中,對人口統計資料的應用最突出的就是以人口總數為基礎。主要有以下指標運用人口總數。

  (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人口總數

  (2)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人口總數

  (3) 人均消費支出:最終消費支出/人口總數

  (4) 人均財富指標:比如人均國民財產、人均耕地、人均儲蓄存款等。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統計師考試輔導精華

統計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金牌網絡輔導課程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一级特黄大片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免费 | 三级日本久久高清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