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_針灸學_科目筆記匯總(3)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10-07
7、足太陽膀胱經
頭面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睛明
目內眥角稍內上方凹陷處。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心動過速。
攢竹
眉頭凹陷中,約在目內眥直上。
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天柱
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
主治:后頭痛,項強,肩背腰痛痹證;鼻塞;癲狂癇;熱病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肺疾;盜汗,骨蒸潮熱等陰虛病。
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心與神志病;咳嗽,吐血;盜汗;遺精。
膈俞 (八會穴之血會)
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嘔吐,呃逆,氣喘等上逆證;貧血;癮疹,皮膚瘙癢;潮熱,盜汗。
肝俞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脅痛、黃疸等肝膽病;目疾;癲狂癇;脊背痛。
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腹脹,納呆,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腎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腎虛病證;泌尿生殖系統病;婦科病
大腸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腰腿痛;胃腸病證。
次髎
第2骶后孔中
婦科病;小便不利;遺精陽痿,疝氣;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 (合穴,膀胱下合穴)
腘橫紋中點。
主治:腰及下肢病證;腹痛,急性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
承山
委中與昆侖連線之中點。
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昆侖 (經穴)
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后頭痛,項強,腰骶痛,足踝腫痛;癲癇;滯產。
申脈 (八脈交會穴能于陽蹻脈)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癇,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至陰 (井穴)
足小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滯產;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8、足少陰腎經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及咽喉病、舌病。
涌泉 (井穴)
足底前1/3凹陷處。
主治:急癥及神志病;頭痛,頭暈,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腫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足心熱。
太溪 (輸穴,原穴)
內踝高點與跟腱后緣連線的中點凹陷中。
主治:腎虛證;陰虛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頻數,便秘;月經不調。
照海 (八脈交會穴能于陰蹻脈)
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
主治:失眠,癲癇;五官熱性病;月經不調帶下陰挺;小便頻數;癃閉。
復溜 (經穴)
太溪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
主治:水腫,汗證;腹脹腹瀉;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陰谷 (合穴)
腘窩內側,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主治:癲狂;陽痿,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崩漏;膝股內痛
9、手厥陰心包經
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曲澤 (合穴)
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主治:心系病;熱性胃病;暑熱病;肘臂攣痛。
郄門 (郄穴)
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胸病;嘔血,咳血;疔瘡;癲癇。
內關 (絡穴,八脈交會穴能于陰維脈)
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風;失眠、郁證,癲狂;眩暈
勞宮 (滎穴)
掌心橫紋中,第2、3掌骨之間。
主治:中風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瘡,口臭;鵝掌風。
10、手少陽三焦經
頭、目上、耳、頰、咽喉病;胸脅病,熱病
中渚 (輸穴)
手背,第4、5掌骨小頭后緣之間凹陷中。
主治:頭面五官病;熱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外關 (絡穴,八脈交會穴于于陽維脈)
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
主治:熱病;頭面五官病;瘰疬;脅肋痛;上肢痿痹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