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統計師《中級統計》人口與就業統計(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14 14:51:54
(二) 人口構成統計及分析
1. 人口自然構成統計
人口的自然構成主要是指人口的性別與年齡。
人口年齡構成,是指處于不同年齡上的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比重。與人口再生產和社會經濟特征相關聯最常用的人口年齡構成統計是從老年、壯年、少兒人口構成。
老年人口組:65歲以上;
壯年人口組:15-64歲
少兒人口組:0-14歲。
按國際慣例:被撫養人口組:指老年人口組和少兒人口組。
勞動適齡人口組:壯年人口組。
人口性別構成:是指在一個人口總體中男、女人口的構成狀況。
性別構成指標:性別構成指標:男性或女性人口數在人口總數中所占的百分比
性別比例:指男性人口數對女性人口數的比例,通常計算與100名女性人口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
性別比例=男性人口數/女性人口數×100
【例題8-2】根據表8-2的數據分析中國人口年齡構成的演變。
表8-2 中國人口的年齡構成
各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
1953 |
1964 |
1982 |
1990 |
2000 |
0-14歲 15-64歲 65歲及以上 |
36.28 59.31 4.41 |
40.69 55.75 3.56 |
33.59 61.50 4.91 |
27.69 66.74 5.57 |
22.89 70.15 6.96 |
從表8-2看到,1953-2000年間,中國人口的年齡構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世紀60年代以前,比如在1953年少兒人口系數為36.28%,1964年為40.69%,接近或超過40%,老年人口系數在5%以下,1953年為4.41%,1964年為3.56%,社會屬于年輕型人口結構;60年代以來,少兒人口系數不斷下降,比如1982年為33.59%,到2000年為22.89%;老年人口系數不斷上升,比如1982年為4.91%,2000年為6.96%;到80年代,近似壯年型人口結構;目前少兒人口數已經低于30%,老年人口系數也呈向10%的發展勢頭,可見中國正向老齡化社會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