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民懷疑工資上漲數據統計局釋疑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29
每一年,統計部門公布了職工平均工資后,都會有一些老百姓質疑,為什么我的工資沒有達到這個平均水平,甚至還會懷疑數據有水分。
從去年開始,國家統計和我市統計部門對“平均工資”實行了統計改革,將職工分為了私營和非私營兩類,以此進一步促進統計數據更符合實際。但根據去年公布后情況,仍然有老百姓質疑。
昨天,市統計局對此作了解釋。
首先,全市平均工資是將高、中、低三類工資收入群體進行平均計算,其中低收入單位群體的職工自然會覺得工資收入達不到全市平均工資水平。
由于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單位之間、崗位之間的情況不同,工資收入自然存在高低差異,有相當部分職工就會感到工資收入達不到全市平均工資水平。以 2010年為例,我市城鎮非私營單位中,達到或超過全市平均工資水平的占37.2%,低于全市平均工資水平的占到62.8%。
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職工工資總額中包括單位代扣代繳的各項費用(如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等)、各項工資性補貼(如電話、伙食、交通補貼等)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即稅前工資)。所以,部分群眾感覺手里的實發金額低于公布的平均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