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受困糧價漲成本增收入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16
業內人士認為,成本上漲的速度高于糧價漲速,農民未能充分享受到糧食豐收帶來的收益。
據期貨日報5月30日消息,“麥價漲不如不漲,麥價漲了,我賺的錢反而少了。”安陽縣柏莊鎮長青屯農民張希偉日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國家的補貼是多了,麥價也高了,去年賣給糧販一斤一塊,現在一塊多,但除去一袋肥料漲10元、拖拉機耕地漲10元、天旱多澆兩遍水等,就算今年高產,估計一畝地也會少賺40元。
張希偉今年50多歲,家里6口人共6畝半地,全靠他和老伴打理。大兒子已經成家,小兒子還在上大學,每年學費和生活費大約1萬元。種地收入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所以老張搞起了副業--養雞,年收入約1萬多元。而地里收成的麥子,除去自家消費的兩三千斤,其他都會賣掉。
安陽是河南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據記者從當地相關農業部門了解,今年該市小麥種植達460萬畝,比去年增加4萬畝,是近年種植面積最多的一年,預計單產、總產較去年均略有增加。雖然去冬今春連遭嚴重干旱,但該市抗旱措施得力,加之5月上旬的及時降雨,旱情徹底解除。目前,該市小麥普遍進入灌漿后期,從農業部門的預測來看,小麥畝穗數、穗粒數均較去年有所增加,若天氣情況正常,小麥豐收不成問題。“今年產量倒是不會少,但估計農民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去年,雖然國家制定的小麥最低收購價連年提升,而涉農的商品價格漲得更快。”河南省安陽0519國家糧食儲備庫業務副主任張海湘認為,最根本原因還是成本上漲的速度高于糧價漲速,農民未能充分享受到糧食豐收帶來的收益。
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雙碑鄉西糧村地處我國優質小麥主產區,周邊分布有華龍等大型制粉企業,由于質量好價格高市場對優麥需求旺,農民種糧更劃算,但物價上漲仍令農民感覺比較效益在下降。該村民李軍國3口人1畝地,另租種了親友家10畝地,雖然基本不需付租金,但他認為種糧仍不如在村里開個油條鋪掙錢。李軍國告訴記者,糧價漲得慢,普麥價達到1.2元/斤可能還差不多。
從記者在河南新鄉、濮陽、安陽,山東菏澤、濟寧,河北衡水、藁城、邢臺等地的調研情況看,雖然天氣干旱增加了灌溉成本,但光照充足,積溫較好,小麥整體生長情況好于往年,而農業、糧食等部門普遍認為,今年上述地區的小麥將獲得高產,而堅挺的市場價格也可能使農民收入得到保證。另據了解,自今年秋季始,小麥良種補貼將直接發放給農民,最低收購價水平仍存在上調空間和可能,不久的將來,也許農民會說,種糧還是劃算的,糧價漲了成本增了,收入也同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