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期貨首日以“穩”為主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9
24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鉛期貨的首個交易日。截至收盤,鉛期貨合約全天共成交74274手,持倉9880手,成交金額為354.64億元。其中,主力1109合約早盤開于19230元/噸,高于當日基準價(18350元/噸)880元。全天整體呈現沖高回落態勢,最高探至19570元/噸,最低下探至18830元/噸,收盤報18935元/噸。而此前備受業內關注的鉛期貨“首筆交易”花落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營會員,PB1109 賣出方)。業內人士認為,從鉛期貨上市首日的運行情況來看,各合約走勢理性,顯示出參與鉛期貨交易的國內投資者已經非常成熟。
上海中期有分析師表示,鉛期貨合約上市第一日走勢非常平穩。因其交易單位為25噸/手,是目前有色金屬期貨上市品種中的“最大”合約。對于此前市場普遍關心的“大合約”是否將造成期貨市場的流動性不足的疑問,鉛期貨用首日表現來一一給予了解釋。
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表示,鉛期貨上市后,國內有色金屬“產品線”又進一步豐富,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新的風險對沖工具。24日鉛期貨市場出現高開低走的行情表現很正常,這說明鉛期貨的市場基礎比較好,國內投資者對鉛并不陌生,市場能迅速地回歸理性。
林慧表示,目前,國際鉛價已經逼近三年來的新高,近期應該關注國際鉛價能否突破盤整區間,如果后市外盤鉛價走勢出現持續利好,國內鉛價將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此前國內期貨市場上只有期鋅而沒有期鉛,導致國內鉛現貨價格的波動一直很“呆滯”,鉛價一直在低位緩慢徘徊,明顯低于與之伴生的金屬鋅的價格(而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的鉛價一直高于鋅價。)因此,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鉛期貨后,國內鉛價將很可能會出現一個短暫的補漲過程,而國內鉛產品整體上也將看漲。因此,鉛期貨上市后,國內鉛價向上運行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