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上市來的期現套利總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9
滬深300(3167.435,9.28,0.29%)股指期貨上市已有半年,出現了不少期現套利的好機會,但這種機會并非總是存在,且各合約套利機會的時間分布也不相同。投資者如不對這些情況加以區別,就很可能因操作不當而造成虧損,故對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情況及時研究和總結十分必要。
通過數據處理,本文得到股指期貨各合約的期現套利年化收益率曲線及相關數據:
期現套利年化收益率圖
期現套利年化收益率數據
首先,套利機會與股指所處狀態關聯極大。當股指處于趨勢狀態中時,期指往往容易出現期現套利機會;而當股指處于無趨勢狀態中,這種機會則少得多。期指上市后出現了兩次較大的套利機會,一次是從股指期貨上市直至5月下旬,期間股指處于暴跌的趨勢中;另一次是從10月初至11月中旬,期間股指處于暴漲的趨勢。
其次,當月合約的年化收益率波動遠高于遠期合約。半年來,當月合約綜合套利的年化收益率標準差為16.34%,遠高于下月、下季、隔季合約的7.35%、3.27%、2.17%。分布也很有規律,波動率呈現從近期向遠期合約逐漸遞減的特征。
再次,當月合約綜合套利的年化收益率遠低于遠期合約。這一點將推翻“近期合約更適合做期現套利”這個常識。我們發現,當月合約進行套利的綜合年化收益率均值僅為2.95%,遠低于5.31%和5.56%的銀行基準資金借貸成本率。而對于遠期合約,其總體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92%、5.78%、5.47%,與銀行基準資金借貸成本率相去不遠,更證明了期貨市場無風險的高收益套利難以持續。
最后,最適合進行期現套利的品種不是當月合約,而是次月合約。當月合約套利操作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最小(2.95%),可是波動風險卻最大(16.34%);下季和隔季合約的波動率雖然很小3.27%,2.17%,可是其年化收益率卻處于銀行基準資金借貸率附近,收益情況不甚理想。下月合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6.92%,而波動風險(7.35%)卻不及當月合約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