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英語教師的人文素養
來源:育路外語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9-21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既要授業,又要傳道;教師既要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的導師,又要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守望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人文素養尤為重要。
教師的人文素養的內涵就是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師的日常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它表現為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學生成長的關心,表現為教師教書育人強烈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是學生成長的合作者。對學生的未來的志向、人格品性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在小學教學中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具備那些人文素養,并在教學中實施呢?筆者以為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育素養的人文性
一是專業知識豐富,思維與時代同步,勇于創新。
英語教師必須具備專業基礎知識,熟悉了解英語語言的特點,必須熟悉掌握運用英語語法,還必須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歷史,語言交際習慣和民風民俗。當今的世界迅猛發展,英語教師還必須及時地把握科學和文化的新動態,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形勢的需要。同時在教育改革中又有自己的思想與個性風格,牢牢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感受心靈的撞擊。
曾經聆聽一位名師的課堂,在教用“there be”句型描述場景的操練階段,掛出了一幅中國畫,呈現的是古詩《江雪》的畫面,用英文句子創編描述完這幅畫后,又引導學生用古詩的誦讀的方式來讀這些英文句子,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英文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撞擊,下課后在走廊外還傳來學生誦讀朗朗上口的“英文詩”,意猶未盡之聲久久地回蕩在聽課者的心里。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名師的深厚的教學功底和創新的設計理念。
二是教學方式靈活,有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教師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多種方式,并且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的運用、融會貫通,把知識化難為易,讓學生樂于學習,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運用與課堂的各個環節。如第一個warm-up環節,可以唱歌、魔術、謎語、free talk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個presentation 的環節,可以通過看聽故事或圖片呈現新內容。第三個環節practice可以通過游戲法、競賽法、表演法進行操縱。第四個環節sum up 可以通過作畫、調查來總結。第五個環節project 課外探究,可通過制作海報、創編來拓展。每個環節適時地運用不同的方法,課堂就會多姿多彩,讓學生真正地快樂學習,多學善思,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
三是講課有深度,善于營造語言學習的氛圍。
英語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學者型的教師,了解英語語言的特點及中西方文化知識,在課堂上因胸有成竹而表現的從容自如。良好的學識功底,讓你的課堂不浮于表面的簡單機械的操縱,處處顯示教師的智慧與靈氣,讓學生處在一種和諧自然的語言學習氛圍中。
在一節英文校本閱讀課上,教師將教學與經典的繪本相結合,選擇了毛毛蟲破繭成蝶的故事,設計了一系列由淺入深的環節,語言的學習是呈階梯式的,伴隨著音樂享受閱讀。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英文閱讀之美,沉醉其中,從而樂于探索知識的本身。但最讓我折服的還是在這堂課上,老師對教材的延伸。在我看來,英語課的意義絕不僅僅注重傳授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這堂課中毛毛蟲最終蛻變成蝴蝶,孩子們懂得了生命的哲理和含義,這不正是我們教育的意義嗎?
其次,自身素養的人文性
一是開朗熱情,富有幽默感。 教師開朗熱情的個性會感染著學生,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說:“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他的課堂力求使用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幽默感可以助教師一臂之力,說幾句幽默的話,做一個幽默的動作,可以讓學生舒緩心理疲勞,有利于引起學生注意,同時也可以化解一些突發事件,架起師生之間心靈的橋梁。
面對學生偶爾的退步,我們可以走到他身旁,對他說“Go! Go! Go!”, 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上午上課遲到了,你可以說:“Hi, boy! Good afternoon!”沒有嚴厲的批評,但學生心領神會。這時教師的開朗幽默,富有教育藝術,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育管理手段。實際上學生對這樣的教師格外親近,尊敬。
二是有親和力,善于與學生溝通與交流。
教學是雙向的活動,教師應當多與學生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多激勵表揚他們。有時摸摸他們的頭,輕聲細語,他們會覺得教師很親切。
溝通與交流也可以滲透在課堂上。比如老師在學生的精彩表現后,耐心地詢問學生的名字并記住,贊美之詞溢于言表,讓每個學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滿足的愉悅。新授完單詞、詞組和句型,邀請學生在原位或講臺前來領讀,來表演,賦予每個學生積極的期望,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當老師邀請學生幫助他一起做活動,對于學生的積極參與,老師都表示真誠的感謝。的確,教師的一個贊揚的眼神、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溫和的話語和一聲鼓勵的語言都能使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感到溫暖。當學生感悟到這種情感之后,便會激發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從而將教育領向成功之路。
三是多才多藝,氣質優雅。
除了學科專業知識以外,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還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調的教師,而是喜歡那些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會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這個世界是靠藝術來滋養的,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會把學生帶入另一個美妙的世界,感受生命的華彩。
在學校的活動中,你在學生面前的動聽的英文歌曲演唱,或者動感的美式舞曲演繹,讓學生驚呼。于是,你可以微笑地告訴他們,英文的世界無限大。教師在學生面前也屬于公眾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表現出大氣,時尚,精神飽滿,有進取心,有禮貌,尊重他人等良好的氣質修養。學生能夠發現美,也懂得欣賞美,你的氣質與風度對學生起著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是高度的責任心,愛崗敬業。
教師的責任心集中體現在愛崗敬業上,愛崗敬業是教師這個職業人文精神的最佳體現,只有愛崗敬業的好教師,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更多的學生才能在他們將來所從事的職業中體現出公正敬業的人文精神。
人們常說:“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試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教師,或者一個成天說不愛自己職業的教師,又會有誰會尊重與喜歡你呢?小學英語教師普遍面對著班級多、人數多的問題,加之家長對小學英語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配合,英語教師備感壓力,這就需要英語教師有高度的責任感,盡自己最大潛能,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愛崗敬業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它詮釋了一名教師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和重視。
新課程改革呼喚著人文精神的回歸,倡導關注人的“生命的成長”,要求“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求還給學生人性的課程和“全人”的教育。在這種人文傳統復歸的大氣候下,面對新世紀挑戰,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開啟小學英語教學的新天地,新境界!
更多留學相關內容
熱雅思聽力考試當要注意哪些
- 12-09·雅思聽力中的高分關鍵四步
- 12-09·雅思聽力考試當要注意哪些
- 12-09·雅思聽力我的備考總結
- 12-09·雅思聽力考試聽不懂怎么辦
- 12-09·雅思聽力是怎樣對癥下藥
- 12-09·雅思聽力取勝的絕招
- 12-09·怎樣真正掌握雅思題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