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產預期逐步消化玉米后市振蕩上揚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6
自8月以來,CBOT玉米價格不斷走高,突破7月高點后繼續上行,已接近年內及金融危機以來的高點;國內玉米現貨方面,價格亦不斷走高,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玉米期價仍較弱,近月合約呈現期現倒掛局面。筆者認為,隨著市場對玉米增產預期的不斷消化,振蕩上揚將是玉米后市運行的主基調。
市場預期新作玉米增產,庫存消費比仍維持低位
自新作玉米種植過后,市場即開始對國內玉米產量有增產預期。筆者6月對東北產區考察調研,得出:玉米種植面積較前一年略增,且苗情較好;7月、8月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春玉米大部處于拔節至抽雄階段,東北地區大部氣溫偏高、熱量充足,土壤墑情適宜,對玉米生長較為有利。
雖然國內玉米產量逐年攀升,但消費量亦逐年攀升,且庫存呈降低趨勢,庫存消費比處于歷史低位。由于庫存消費比維持在15%左右,國內玉米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
種植及進口成本攀升,期價下方支撐明確
國內種植成本方面,2011年國內化肥價格略有上升,玉米種子整體價格亦出現20—25%的上漲,此外,柴油價格上漲也提高了玉米機械化耕作的成本。由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種植成本增加,預計2011年玉米種植成本普遍增幅在15—20%。
國外進口方面,隨著CBOT玉米價格不斷走高,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格亦維持高位。自今年以來玉米進口到岸價格維持在2600元/噸以上,目前國內美國玉米進口的估算價格為2800元/噸,國產玉米廣東港口價格與進口價格的價差超過300元/噸。
收購價格不斷攀升,深加工企業看好后市
深加工企業提價收購玉米,表明其對后市較為樂觀。國內養殖及飼料需求逐步起色,國內生豬及肉雞養殖利潤豐厚,同時水產養殖也進入旺季,促使養殖及飼料需求對玉米的消費量逐步增長。雖然終端淀粉需求還未明顯好轉,加工企業利潤繼續呈現虧損狀態,但是由于糖價高位運行,淀粉糖需求比較旺盛,替代蔗糖優勢十分明顯,使得淀粉轉化成糖的數量增多。雙節臨近,企業看好未來淀粉需求,提價補充玉米庫存,尤其是山東地區企業提價較猛,帶動東北、華北、南方銷區等地玉米現價跟漲。
國外新作庫存偏緊,美玉米易漲難跌
7月、8月美國玉米帶遭遇炎熱干旱天氣,這影響了玉米后期授粉,進而導致單產下降。近幾周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美國玉米生長優良率不斷下調,新作玉米生長情況好和生長情況非常好的占比均較前兩年下降,而生長情況不好和生長情況非常不好的占比在上升,預計美玉米后市易漲難跌。
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的8月供需報告顯示,2011/2012年度美玉米產量低于市場預測值;2011/2012年度玉米結轉庫存低于市場預測值。各數據表明新作庫存繼續偏緊,這支撐期價繼續上揚。
CFTC基金多頭持倉比例回升
CFTC持倉報告顯示,基金多頭持倉比例已穩步回升,已接近前期高點。資金對美玉米期價的推動作用將不斷顯現,基金多頭36%以上持倉占比情況各顯示了機構對玉米后市看好的一致預期。
綜上所述,鑒于玉米良好的基本面情況,操作上筆者建議逢低吸納,C1205合約入市點位在2390—2399元/噸一線,止損位置為前低點2368元/噸處,目標位置為245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