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偏緊油脂跌幅有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7
近一個月來,油脂漲得千辛萬苦,而跌起來卻酣暢淋漓。在USDA8月報告下調美豆單產的刺激下,CBOT大豆(0,-4197.00,-100.00%)一度強勢擺脫區間束縛,而國內油脂也跳空向區間上沿運行。盡管需求平淡,但若供給端出現問題,那么油脂供需平衡也將會打破。
目前,美豆生長優良率維持在56%。根據歷史數據統計,該評級下的美豆單產處在39—43蒲式耳/英畝間。根據USDA數據,我們進行假設:在種植面積維持7500萬英畝,單產在39—43蒲式耳/英畝區間變化預測期末庫存變化(其他數據不變),發現美豆期末庫存在-0.35—2.59億蒲式耳區間波動。這說明單產的波動會對期末庫存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也不容許單產有下調空間。
新豆庫存依然趨于緊張
根據上述假設,盡管需求在不斷下調,但一旦單產降低勢必會加劇供給緊張程度。當然,在9月份報告上調單產后,單產憂慮可能暫時緩解,但不可否認的是單產不能向下調整,否則供需異常緊張。
按照生長周期,如果土壤濕度合適,南美大豆將逐漸進入播種期。預計今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也要面臨更多的玉米(0,-2409.00,-100.00%)競爭。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計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增加10%,部分機構甚至預測玉米面積要增加20%。到目前為止,巴西大豆早播地區還沒有出現雨季,相對較為干旱。政府允許在9月15日前播種大豆,以便為雙季玉米留下足夠的生長時間,來避免旱季和秋天的早霜。若早播不能順利進行的話,可能有更多的大豆地轉向玉米。在美豆庫存消費比維持低位的情況下,若南美面積再難以保證,那么供給矛盾將會更加突出。
在目前時間點上,當供給端暫時恢復平靜,美豆出口尤其是對中國的出口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注意。過去兩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通常在10—12月以進口美豆為主,但2007年美豆受阿根廷大豆的競爭對中國的出口占比卻比較低,這與今年的競爭類似。2010/2011年度,南美市場尤其是巴西大豆豐收,若美豆不具備價格優勢,出口則很難競爭過南美市場。以目前進口成本計算,中國進口南美大豆要比美豆劃算,也就是說,當前中國采購大豆則會優先選擇巴西大豆。那么,未來幾個月美豆將面臨很大的競爭。因為南美大豆從4月份就開始集中上市,美豆要在4—9月間爭奪出口量困難則較大。而當前國內壓榨利潤低迷,在看不到壓榨利潤好轉或沒有價格上漲預期的背景下,中國大規模進口動能相對較弱。
從中國的需求來看,目前養殖行業正運行在復蘇的周期中,對蛋白粕的需求潛力是巨大的。根據我國生豬存欄市場,預計新年度中國將進口5600萬—5800萬噸大豆才能滿足國內需求。但短期內國內庫存相對還是比較充裕的。根據我們的追蹤,目前國內港口有650萬噸的大豆常態庫存,國儲有550萬噸大豆,其中有400萬噸正在進入市場的計劃中。
油菜籽上市后,我們預計有40萬噸菜籽油(0,-10280.00,-100.00%)進入儲備,加上之前儲備,國家儲備約90萬—100萬噸,港口棕櫚油(8512,-8.00,-0.09%)庫存也在50萬噸,加上豆油(0,-10200.00,-100.00%)的商業庫存,國內油脂儲備處于近年高位。短期內國內供給不存在大問題。國內油脂價格還是繼續跟隨國際市場波動,但國際市場中長期的供給依然呈偏緊局面,預計價格難以大幅下跌,畢竟中國的進口需求潛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