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咨詢師考試政策與法規考點13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1-12-08
命題點12 國際貿易政策
1.概念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政策。
2.分類
自由貿易政策:國家對國際貿易活動采取不干涉或少于涉的基本立場,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制和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的各種特權和優惠,關稅稅率逐步降低,納稅商品項目減少,稅法簡化,是商品自由進出,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
保護貿易政策:國家對國際貿易活動采取于預和管制的基本立場,國家采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以保護本國的工業和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的沖擊,并采取各種政策手段,對本國的出口商品給予津貼和優惠,鼓勵出口以刺激本國工業的迅速發展。
3.具體措施
(1)保護性關稅;
(1)進口配額;
(3)非關稅壁壘;
(4)出口補貼。
命題點13 匯率及匯率制度
1.匯率
匯率是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2.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度:貨幣當局把本幣與某種外幣的比價固定在某個水平上。
浮動匯率制度:本幣與外幣的比價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命題點14 公共部門的經濟學分析
1.導致市場無法取得最有效率的領域
公共產品、外部性、不完全競爭。
2.提高效率的公共政策
公共物品與公共政策;
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針對不完全競爭的公共政策。
3.公共支出
(1)公共支出的內涵:公共支出是以國家為主體,以財政的事權為依據進行的一種財政資金分配活動,集中反映了國家的職能活動范圍及其所造成的耗費。
(2)公共支出的意義:
公共支出是實現政府財政職能的主要手段。
公共支出是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和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手段之一。
公共支出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
(3)公共支出的原則:
經濟效益原則;
公平原則;
統籌兼顧原則。
(4)公共支出分類:購買性支出與財政轉移支出。
(5)公共支出規模:公共支出規模是指在一定財政年度內通過預算安排的公共支出總額。
(6)公共支出預算:公共支出預算是指政府在一定財政年度內通過預算安排的公共支出總額是指政府在一個財政年度內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給社會成員大體均等的公共物品與服務所需開支的分配計劃。程序是:預算編制→公共支出預算的審核與批準→公共預算的執行→公共預算的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