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不食草-解表藥

來源:醫學教育網 發布時間:2012-09-21

類別:解表藥

鵝不食草,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莖纖細,多分枝,基部匍匐,著地后易生根,無毛或略具細綿毛。葉互生;無柄;葉片楔狀倒披針形,長7-20mm,寬3-5mm,先端鈍,邊緣不規則的疏齒,無毛,或下面稍有細毛。

拼音:EBuShiCao

拉丁:HerbaCentip

別名:食胡荽(《品匯精要》)、野園荽(《瀕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生草藥性備要》)、地芫荽(《醫林纂要》)、滿天星、沙飛草、地胡椒、大救駕(《簡易草藥》)、三節劍(《分類草藥性急)、山胡椒、連地稗(《嶺南采藥錄》)、球子草(《廣州植物志》)、二郎戟、小救駕(《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網草、豬屎草(《福建民間草藥》)、砂藥草(《江蘇植藥志》)、白地茜(《南寧市藥物志》)、豬屎潺(《廣西中藥志》)、通天竅(《四川中藥志》)、霧水沙、貓沙、小拳頭(《廣東中藥》)。

藥用部位:全草

藥材性狀:干燥的全草,相互纏成團,灰綠色或棕褐色。莖細而多分枝,顏色較深,質脆易斷,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形成空洞。葉小,多皺折、破碎不全,完整的葉片呈匙形,邊緣有3~5個鋸齒,葉脈不明顯,質極脆,易碎落。頭狀花序小,球形,黃色或黃褐色。微有香氣,久嗅有刺激性,味苦、微辛。以灰綠色、有花序、無雜質、嗅之打噴嚏者為佳。

產地:主產浙江、湖北、江蘇、廣東等地。此外,廣西、貴州、江西、福建、安微、河南等地亦產。

采收加工:9~11月花開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通竅,解毒消腫。

用法用量:3-15g.

禁忌:《得配本草》:“氣虛胃弱者忌用。”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