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咨詢概論講義86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0-02

五、綜合評價的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一種綜合了定性與定量分析、是人腦決策思維模型化的決策方法。

(一)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層次,在最低層次通過兩兩對比得出每個因素的權重,通過由低到高的層層分析計算,最后計算出各方案對目標的權數,權數最大的方案即為最優方案。

層級分析法的基本假設是層次之間存在遞進結構,即從高到底或從低到高遞進。

(二)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AHP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層次模型,首先要對所解決問題有明確認識。其次,將決策問題層次化。將決策問題劃分為若干層次,第一層是總目標層;中間層次稱為標準層、準則層;最底層一般稱為方案層或措施層。層次結構示意圖見圖5-19。

.構造判斷矩陣

建立層次模型后,可以在各層元素中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其相對重要性,構造出判斷矩陣。判斷矩陣是定性過渡到定量的重要環節。W

設W表示反映第i個方案對于最低層目標的優越性或某層第i個目標對于上層某一目標的重要性的權重,以每兩個方案(或子目標)的相對重要性為元素,構造的判斷矩陣為:

3.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層次單排序是通過求解判斷矩陣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對本層次的所有因素相對于上一層次而言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即對判斷矩陣A,計算滿足下式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一般情況下,相對一致性指標CR愈小,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愈好。當CR<0.1時,一般認為判斷一致性要求。否則,需要重新調整判斷矩陣。

4.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通過一致性檢驗后,便可將按規一化處理過的特征向量作為某一層次對上一層次某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加權值,然后從高層次到低層次逐層計算排序權值,得到層次總排序。

當CR<0.1時,可認為層次總排序的計算結構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利用層次單排序的結果,計算本層次所有元素對上層次相對重要性的數值,層次總排序自上而下逐層進行,最后得出各方案相對總目標的權重。

(三)層次分析法的應用

層次分析法可以廣泛應用于多目標決策、多方案選擇、綜合評價等各方面。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久久激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日本免费高清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