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3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8
五、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關系:都是經濟評價,不同在于:
1、角度和出發點不同。財務評價在項目層次上,國民經濟評價站在國家和地區層次上
2、分析角度不同,項目的費用和效益的含義和范圍劃分不同。
3、使用價格體系不同。財務評價使用預測的財務收支價格,國民經濟評價使用影子價格
4、財務評價有贏利性分析和清償能力分析兩方面,國民經濟評價只有盈利性分析。
聯系:國民經濟評價是在財務評價基礎上進行。
★★★六、費用與效益的識別
★★★1、識別和劃分費用和效益的基本原則:凡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的貢獻,均計為項目的效益;凡國民經濟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均計為項目的費用。
★★★2、、識別和劃分費用和效益的方法:使用“有-無”對比的方法,即將“有”項目(項目實施)與“無”項目(項目不實施)的情況加以對比,以確定某項效益和費用的存在。
★★★3、費用和效益的類別
(1)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一般在項目財務評價中已得到反映。
直接效益:項目產出物生產并在項目計算范圍內的經濟效益,一般表現為項目為社會生產提供的物質產品、科技文化成果和各種各樣的服務所產生的效益。
表現: A、項目產出物滿足國內新增加得需求時,表現為國內新增需求得支付意愿。
B、項目產出物替代效益較差得其他廠商得產品或服務時,使被替代廠商減產或停產,從而使國家有用資源得到節省,這種效益表現為資源得節省
C、產出物使國家增加出口或減少出口,外匯收入增加或支出減少。
示例: 工業項目生產的產品、副產品,礦產開采項目的礦產品、運輸項目提供的運輸服務、郵電通訊提供的郵政通訊服務、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學校提供的學生就學機會等。
直接費用:項目使用 所產生并在項目范圍內計算的經濟費用,一般表現為投入項目的各種物料、人工、資金、技術以及自然資源而帶來的社會資源的消耗。
表現:A、社會擴大生產供給規模所耗費的資源費用
B、社會不能增加供給時,導致其他人被迫放棄使用這些資源,表現為被迫放棄的效益
C、項目的投入物導致增加舊扣或減少出口時,表現為國家外匯支出的增加或收入的減少。
(2)間接效益與間接費用——一般在財務評價中不會得到反映
間接效益:由項目引起而在直接效益中沒有得到反映的效益。一般在財務評價中不會得到反映。
A、項目使用勞動力,使勞動力熟練化,由沒有特別技術的非熟練勞動力經訓練而轉變為熟練勞動力
B、技術擴散的效益
C、城市地下鐵道的建設,使沿線房地產升值
間接費用:由項目引起而在項目的直接費用中又沒有得到反映的費用。一般在財務評價中沒有得到反映。
A、項目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損害
B、項目產品大量出口從而引起我國這種產品出口價格下降
(3)項目的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又統稱為外部效果,通?疾煲韵聨追矫妫
①環境影響:水、氣、噪音、放射性污染,臨時行或永久性交通阻塞航道阻塞,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
②技術擴散效果:技術人員流動,技術在社會上擴散和推廣,整個社會受益
③“上、下游”企業相鄰效果
A、項目的“上游“企業指為項目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企業,刺激這些企業增加新生產能力
B、項目的“下游“企業指使用項目的產出物作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企業,使其閑置生產能力充分利用節約成本
C、大多數情況下,項目對“上、下游“企業的相鄰效果可以在項目的投入和產出物的影子價格中得到反映,不應再計算間接效果。
D、有些間接影響難于反映在影子價格中,需要作為項目的外部效果計算。
④乘數效果
A、項目的實施使原來閑置的資源得到利用,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映,刺激某一地區或全國的經濟發展。
B、在對經濟落后地區的項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時可能會需要考慮這種乘數效果。
C、一般情況下,只計算一次相關效果,不連續擴展計算乘數效果。
⑤價格影響
A、有些項目的產品大量出口,從而導致我國此類產品出口價格的下降,減少了國家總體的創匯收益,成為項目的外部費用。
B、如果項目的產品增加了國內市場供應量,導致產品市場價格下降,可以使擁護和消費者的產品降價的好處,但這種好處一般不應計作項目的間接效益。
(4)考察外部效果時應注意
①在計算項目的外部效果時須注意不能重復計算
②由于項目外部效果計算上的困難,有時可采用調整項目范圍的辦法,將項目的外部效果變為項目以內的影響。
★★★4、轉移支付:項目的有些財務收入和支出,從國民經濟看,并沒有造成資源的實際增加或減少,而使國民經濟內部的轉移支付,包括:項目向政府繳納的稅費、政府給予項目的補貼、項目向國內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的貸款利息和獲得的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