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40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1-08
風險分析
★1、不確定性與風險的關系
1)不確定性是風險的起因
2)不確定性與風險相伴而生
3)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區別 不確定的結果可以優于預期或低于預期;風險結果低于預期
不知發生的可能性為不確定性; 已知發生的可能性為有風險
4)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投資項目風險是指由于不確定性的存在導致實際結果偏離預期結果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風險大小即與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概率)成正比,也與損失的嚴重性成正比。
2、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在分析內容、方法和作用上不同
(1)不確定性分析只對投資 受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不可能知道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及其產生影響發生的可能性;
(2)風險分析則要通過預知不確定因素(以下稱風險因素)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求得其對投資項目影響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對風險程度進行判斷。
(3)敏感性分析所找出的敏感因素可作為概率風險因素的確定依據。
聯系:由敏感性分析可以得知影響項目效益得敏感因素和敏感程度。
3、風險分析
★★風險因素的識別:認識和確定項目究竟可能會存在哪些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會帶來何影響,原因?同時結合風險程度的估計,得知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
①投資項目風險基本特征和識別原則
A、具有不確定性和可能造成損失是風險的最基本特征
B、風險具有階段性,不同階段風險不同,識別風險因素要考慮其階段性
C、風險依行業和項目不同具有特殊性,識別要注意針對性,強調具體項目具體分析
D、風險具有相對性,注意其相對性,對于項目的有關各方主體可能會有不同的風險
②投資項目風險識別的思路:首先揭示主要風險因素,進一步找出關鍵風險因素,提出風險對策。注意借鑒歷史經驗,特別是后評價得經驗。同時可運用“逆向思維”方法來審視項目,尋找可能導致項目“不可行”得因素,以充分揭示項目得風險來源。
方法:分析和分解方法。主要有系統分解法、流程圖法、頭腦風暴法、情景分析法。最常用得是樹型分析法,將風險因素層層剖析,盡可能深入到最基本得風險單元。
③常見風險因素的歸納和分解(表12-1)
A、 市場方面得風險因素 A、市場供求總量的實際情況與預測值有偏差
B、項目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C、實際價格與預測價格的偏差
B、 技術方面的風險因素 :對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可靠性認識不足
C、 資源方面的風險因素 A、礦山和油氣開采等項目的設計規模與實際儲量可能有較大出入
B、制造業或某些基礎設施,原材料燃料運輸條件保障
D、 工程方面的風險因素 :工程地質或水文情況
E、 投資方面的風險因素 A、工程量預計不足,或設備材料價格上升導致投資估算不符需要
B、計劃不周或外部條件導致建設工期拖延
C、外匯匯率不利變化導致投資增加
F、 融資方面的風險因素
G、 配套條件的風險因素
H、 外部環境風險因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因素,個別涉及政治因素和政策因素。
I、 其他風險因素
上面只是列舉出投資項目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因素,但并非能涵蓋所有投資項目的全部風險因素;也并非每個投資項目都同時存在這么多風險因素,而可能只是其中的幾種,要根據項目具體情況予以識別。
★★4、風險評估:也稱風險估計,包括風險損失程度的判別和發生可能性的估計兩個方面。
1)、風險程度等級分類:四類,按照風險因素對項目影響程度和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劃分,風險程度等級分為一般風險、較大風險、嚴重風險和災難性風險。
一般風險:發生可能性不大,即使發生,損失小,一般不影響項目可行性
較大風險:發生可能性較大,或發生后造成損失較大,但造成的損失程度時項目可接受的
嚴重風險:發生可能性大,損失大,使項目由可行變不可行;發生后損失嚴重,但概率小,采取防范可實施
災難性風險:發生可能性很大,一旦發生產生災難性后果,項目無法承受
2)風險評估方法
①單個風險因素風險程度估計
A、 簡單估計法:
專家評估法,
風險因素取值評定法。專家定量評定方法。風險因素的最樂觀估計值、最悲觀估計值和最可能值向專家調查,計算出期望值,再將期望值的平均值與可研中所采用的數值相比較,求得兩者得偏差值和偏差程度,據以判別風險程度。偏差值和偏差程度大,風險程度越高。
B、概率分析法。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進行概率分析。
②項目整體風險估計:一般應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對于離散型風險變量,可采用概率分析的理論計算法,運用概率樹的形式進行;對于連續型風險變量,可采用模擬計算法,常用的是蒙特卡落模擬法。
★★5、風險對策研究
1)風險對策研究的作用和要求
① 決策分析與評價分析階段得風險對策研究是整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 在投資項目決策前的分析評價中,不僅要了解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且要提出針對型的風險對策,避免風險的發生或將風險損失減低到最小程度,才能有助于提高投資的安全型,促使項目獲得成功。
③ 可行型研究階段的風險對策研究可為投資項目實施過程的風險監督與管理提供依據。
④ 風險對策研究的結果應及時反饋到決策階段與評價的各個方面,并據此修改部分數據或調整方案,進行項目方案的再設計。
2)常用的風險對策:風險對策并不互斥,實踐中常常組合使用。
①風險回避:徹底規避風險的一種做法,即斷絕風險的來源
適用于兩種情況:可能造成相當大的損失且發生頻率較高;應用其他奉賢對策防范風險代價昂貴,得不償失。
②風險控制:針對可控性風險采取的防止風險發生,減少風險損失的對策,常用風險對策。
可以采取技術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也可采取向外分散的方式來減少項目承擔的風險。
③風險轉移:試圖將項目野豬可能面臨的風險轉移給他人去承擔,以避免風險損失的一種方法。
兩種方式:轉移風險源;轉移風險損失(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
④風險自擔:將風險損失留給項目業主自己承擔。三種適應情況
A、已知有風險但由于可能獲利而需要冒險
B、已知有風險,但若采取措施,其費用支出會大于自擔風險的損失
C、風險損失小,發生頻率高的風險
3)風險對策研究的要點
① 風險對策研究應貫穿于決策分析與評價的全過程。
② 風險對策應具針對性
③ 風險對策應有可行性
④ 風險對策必具經濟性
⑤ 風險對策研究是項目有關各方的共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