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分析與評價考前輔導40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30
第十三節 環境保護(掌握)
一、環境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
本節“環境保護”與本書第十章“環境影響評價”都是投資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的重要內容。但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1.程序不同,編制單位可能不同
2.內容不盡相同
3.作用不同
雖然兩者存在明顯的區別,但也有內在聯系。
例題:屬于項目建設方案設計的一部分,由項目業主和/或相應的審批機構審批的是( )。
A、節能
B、環境影響評價
C、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
D、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E、項目進度計劃
答案:A、C、D、E
分析:“環境保護”是項目建設方案設計的一部分,由項目業主和/或相應的審批機構審批;而環境影響評價已單獨列入我國的建設程序(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并行),應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咨詢機構編制,由具有相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一)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原則
根據相關政策要求,在決策分析與評價階段,作為咨詢工程師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
1.預防為主和環境影響最小化原則
2.資源消耗減量化原則
3.優先使用可再生資源原則
4.資源循環利用原則
5.工程材料無害化原則
(二)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要求
1.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物的產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1)新建、改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一切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項目,必須堅持“三同時”原則,即環境治理設施應與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2)凡是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項目,要把消除污染、改善環境和節約資源作為加強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推廣清潔生產方式,盡量采用閉路循環工藝,大量減少“三廢”的排放量;
(3)積極研究和采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推廣使用環境保護新技術;
(4)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的項目,必須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得損害我國的環境權益和放寬環境保護規定,嚴禁將國外、境外列入危險特性清單中的有毒、有害廢物和垃圾轉移到我國境內處置,嚴格防止轉移污染。
2.控制污染排放
堅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的要求。污染物排放必須堅決執行相應的環境保護標準,達標后才允許排放。
3.綜合利用,減少排放
從建設方案設計著手,對廢棄物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余能進行利用,制成副產品回收或生產中循環使用等。可采用下列積極措施:
(1)選擇合理的燃料結構,改善燃燒方式,加強廢渣和廢水的綜合利用,防止排放污染。例如回收粉煤灰和爐渣作為水泥工業和制磚的原料,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可用于造紙廠等;
(2)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循環使用。在注意安全性的前提下,鼓勵污水回用,做到一水多用。
例題:根據相關政策要求,在決策分析與評價階段環境保護方案設計中,作為咨詢工程師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 )。
A、優先使用可再生資源
B、預防為主和環境影響最小化
C、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的項目,必須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
D、積極研究和采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推廣使用環境保護新技術
E、選擇合理的燃料結構,改善燃燒方式,加強廢渣和廢水的綜合利用,防止排放污染
答案:A、B
分析: C、D、E是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具體要求。
例題: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要求有( )。
A、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物的產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B、控制污染排放
C、綜合利用,減少排放
D、優先使用可再生資源原則
E、資源消耗減量化原則
答案:A、B、C
分析: D、E是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原則,不是環境保護方案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