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造價師理論與法規考點復習(57)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01-30
1.地下連續墻的工藝流程可分為配制泥漿護壁和自成泥漿護壁法;
2.施工過程:修筑導墻;泥漿護壁;深槽挖掘;混凝土澆筑;
3.泥漿護壁的作用:固壁、攜砂、冷卻和潤滑,其中固壁為主;深槽挖掘分為單元槽段劃分;挖槽機械;挖槽機械分類,一類是直接出渣的挖斗式挖掘機,另一類是泥漿循環出渣的鉆頭式挖槽機;
4.地下連續墻的混凝土用導管法進行澆筑,即混凝土澆筑工作是在充滿泥漿的深槽內進行的;
5.噴錨支護實際上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噴混凝土;一部分是設置錨桿;
6.噴混凝土的工藝過程一般由供料、供風和供水三個系統組成;
7.噴混凝土的方法有干噴、濕噴兩種;我國采用干噴較多;
8.錨桿與錨索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按材料分,有金屬錨桿、木錨桿;按受力情況分,有不加預應力錨桿和預應力錨桿;錨桿一般較短,不超過10m,錨索則可以較長,如有的長達30-40m;
9.剛性防水層屋面一般是用普通細石混凝土、補償收縮混凝土、塊體剛性材料,鋼纖維混凝土作屋面防水層;
10.地下工程防水方案有以下三類:結構自防水;表面防水層防水;防排結合;
11.常用的外加劑防水混凝土有: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加氣劑防水混凝土;減水劑防水混凝土;氯化鐵防水混凝土;
12.防水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施工環境干燥,避免帶水施工;模板支撐牢固、接縫嚴密;防水混凝土澆筑前無沁水,離析現象;澆筑時自落高度不大于1.5米;采用機械振搗密實;自然養護不少于14天;
13.防水混凝土施工縫留置規定:墻體水平縫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的墻體上;垂直縫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并形縫相結合;
14.表面防水層防水有剛性、柔性兩種;
15.水泥砂漿防水層是一處剛性防水層,分為剛性多層法防水層;剛性外加劑法防水層;
16.卷材防水屬于柔性防水層按其地下防水結構施工可分為外貼法和內貼法兩種;
17.常用的止水帶有橡膠止水帶;塑料止水帶、氯丁橡膠板止水帶和金屬止水帶等;止水帶的構造有:粘貼式;可卸式;埋入式(使用最多);
18.涂漠防水層應翻至墻面并做到離地面150mm處;與地下工程施工有關的基礎技術:地基處理技術;錨固技術;支擋技術;襯砌技術;爆破技術;
19.影響地下工程施工技術選擇的主要因素:洞室圍巖的性質;洞室的體型特征;施工條件;
20.地下工程開挖與支護施工的主要類型:暗挖法;明挖法;特殊施工方法;
21.盾構機可以從很多主面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開放式、部分開放式、封閉式三種類型;
22.盾構機基本構造則是由鋼殼、推進機系統、襯砌拼裝系統三部分組成;盾構殼體一般由切口環、支承環、盾尾三部分組成;
23.鉆爆法施工技術的優缺點:比較靈活,可以很快地開始開挖施工;可以開挖各種形狀、尺寸、大小的地下洞室;即可以采用比較簡單便宜的施工設備,也可以采用先進、高效、比較貴的設備;可以適應堅硬完整的圍巖,也可以適應較為軟弱破碎的圍巖;
24.掘進機法,簡稱TBM法,是用特制的大型切削設備,將巖石剪切擠壓破碎,然后通過配套設施運輸出;
25.掘進機代表類型有:全斷面掘進機;獨臂鉆、天井鉆、盾構型的全斷面掘進機;
26.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幾種特殊開挖方法:氣壓室法;冷凍法;分部開挖,分部支護法;超前灌漿、超前錨桿法;
27.長距離頂管技術施工程序:先在管道的一端挖掘工作坑,完成后在其內安裝頂進設備,將管道項入土層,邊頂進邊控土,將管段逐級頂入土層內,直到頂至設計長度為止;
28.長距離頂管技術關鍵:頂力問題;方向控制;制止正面坍方;
29.長距離頂管技術技術措施:穿墻;糾偏與導向;局部氣壓;觸變泥漿減阻;中繼接力頂進;
30.氣動夯管錐鋪管特點:地層適應范圍廣;鋪管精度較高;對地表影響較小;夯管錐鋪管適合較短長度的管道鋪設;對鋪管材料要求是鋼管;投資或施工成本低;工作坑要求低;穿越河流時,無需在施工中清理管內土地,無滲水現象,確保施工人員安全;
31.導向鉆進法施工成孔方式有兩種:干式和濕式;干式鉆具由擠壓鉆頭,探頭室和沖擊錘組成,靠沖擊擠壓成孔,不排土;濕式鉆具由射流鉆頭和探頭室組成;導向孔施工步驟主要為:探頭裝入探頭盒內;導向鉆頭連接到鉆桿;轉動鉆桿,測試探頭發射是否正常;回轉鉆進2米左右;開始按設計軌跡施工;導向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