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造價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精華考點8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03-02
查看匯總:2013年造價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精華考點匯總
1.BOT 方式的融資過程:項目主辦方注冊一家公司。項目公司負責與政府機構簽定特許協議,股東向政府機構出具安慰文書;項目公司與承包商簽定施工合同,按受保證金,同時接受分包商或供應商的保證金轉讓,與經營者簽署經營協議;項目公司與商業銀行簽訂貸款協議,與出口信用貸款人簽訂買方信貸協議。商業銀行提供出口信用貸款擔保,并接受項目提保;項目公司向擔保信托方轉讓收入; 2.BOT 的具體形式:標準BOT,建設---經營---移交;BOOT,建設--擁有--經營--移交;BOO,建設--擁有--經營; 3.ABS 運作過程:組建SPC;SPC 與項目結合;利用信用增級手段使該組資產獲得預期的信用等級;SPC 發行債券階段;SPC 的償債階段; 4.TOT 的運作程序:東道國項目發起人設立SPC,發起人把完工項目的所有權和新建項目的所有權轉讓給SPC,以確保有專門結構對兩個項目的管理、移交、建造負有全責,并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協調;SPC 與外商洽談以達成移交投產運行項目在未來一定期限內全部或部分經營協議,并取得資金;東道國利用獲得資金來建設新項目;新項目投入運行;移交經營項目期滿后,收回移交的項目; 5.TOT 方式的特點:有利于引進先進管理方式;項目引資的可能性增加;使建設項目的建設和營運時間提前;融資對象更為廣泛;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6.PFI,私人主動融資,有三種典型類型:在經濟上自立的項目;向公共部門出售服務的項目;合資經營; 7.PFI 模式的優點:有廣泛的適用范圍;能夠廣泛吸引經濟領域的私營部門或非官方投資者,參與產品的產出;吸引私人部門知識、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公共項目的效率和降低產出成本,便社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最大優勢在于是政府公共項目投融資和建設管理方式的重要制度創新; 8.項目成本管理原則:全過程成本管理原則;系統性成本管理原則;動態成本管理原則;成本管理責任制原則; 9.承包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體系應包括兩個層次的管理職能:企業管理層的成本管理;項目管理層的成本管理; 10.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流程:一是總體工作流程;二是單項業務流程; 11.按照動態成本管理原則和成本管理的內容,承包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流程具體包括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12.成本預測的方法可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