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葉楤木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5

  【出處】始載于《福建師范學院學報》。

  【拼音名】Cì Yè Sǒnɡ Mù

  【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

  【別名】鳥不企、雞云木、鷹不扒、雷公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長刺楤木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alia spinifolia Mer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雜質,洗凈,鮮用劃曬干。

  【原形態】灌木,高2-3m.小枝疏生多數長短不等的刺,刺扁,長1-10mm,基部膨大。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錐形,有纖毛;葉大,長40-70cm,二回羽狀復葉;羽片長20-30cm,有小葉5-9,小片薄紙質或近膜質,長圓狀卵形或狀橢圓形,長7-12cm,寬3-6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有時略歪斜,上面脈上疏生小刺和刺毛,下面甚密,邊緣有鋸齒;側脈5-7對。傘形花序有多花,直徑約2.5cm;總花梗長1-6cm,有刺和剛毛;小花梗8-15mm,密生刺毛;苞片長圓形,長3-6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三角形;花淡綠白色,花瓣5,卵狀三角形,長約1.5mm;雄蕊5,花絲細長,子房5室,花柱5,分離。核果卵球形漿果狀,黑褐色,有5棱,長約5mm,花柱宿存。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坡或林緣陽光充足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根中含楤木皂甙(araloside)H、J、A,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竹節人參皂甙(chikuset-susaponin)Ib、IV[1].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血。主風濕骨痛;頭昏頭痛;跌打損傷;骨折;吐血;崩漏;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木草綱要》:根:有駁骨,解毒的功能。用于頭昏、頭痛、吐血、血崩、風濕、跌打。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