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腎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牛腎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腎臟,補腎益精強腰膝,止痹痛,主虛勞腎虧,陽痿氣乏,腰膝酸軟,濕痹疼痛。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Niú Shèn
「英文名」Ox kidney, water Buffalo kidney
「別名」牛、水牛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腎臟。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采收和儲藏:宰牛時剖腹取出腎臟,洗凈,鮮用,或冷藏。
「原形態」
1.黃牛,體第1.5-2m,體重一般在280kg左右。體格強壯結實,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大鼻孔,基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較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內有骨質角髓。四肢勻稱,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無雜毛摻混。
2.水牛,體比黃牛肥大,長達2.5m以上。角較長大面扁,上有很多工發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較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其性格溫馴,生長較快。食植物性飼料。
資源分布:1.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2.全國大部分地區均飼養,以南方水稻田地區為多。
「化學成份」
每100g含水分82g,蛋白質12.8g,碳水化物0.3g,脂肪3.7g,灰分0.9g;鈣17mg,磷198mg,鐵11.4mg,硫胺素(thiamine)0.34mg,核黃素(riboflavine)1.75mg,煙酸(nicotinic acid)5.1mg,維生素(vitamine)C 6mg,維生素A340u.腎上腺皮質部分泌多種甾體激素,其中糧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有17-羥基-11-去氫皮質甾酮(17-hydroxy-11-dehydro-corticosterone),17-羥基皮質甾酮(17-hydroxycorticosterone),皮質甾酮(corticosterone),ll-脫氫皮質甾酮(11-dehydrocorticosterone);鹽皮質素激素(mineral corticoids)有17-羥基-11-去氧皮質甾酮(17-hydroxy-11-desoxycorticosterone)及11-去氧皮質甾酮(11-desoxycorticosterone),而最重要的鹽皮質素是醛甾酮(aldosteron);腎上腺髓質有兩種激素,即腎上腺素(adrenaline)及去甲腎上腺素(demethyladrenaline)。
腎臟有一種蛋白酶名高血壓蛋白酶(renin),可作用于血清中高血壓蛋白原(hypertensinogen),生成高血壓蛋白(hypertensin),后者即引起血壓升高。
「性味」味甘;咸;性平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補腎益精強腰膝;止痹痛。主虛勞腎虧;陽痿氣乏;腰膝酸軟;濕痹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別錄》:補腎氣,益精。
2.《千金。食治》:去濕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