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毛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1
鳳凰毛為蘭科植物更葉盆距蘭的全草,清熱解毒,主乳腺炎。
「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Fènɡ Huánɡ Máo
「英文名」root of Distichous saccolabium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更葉盆距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strochilus distichus (Lincli.) O. Kuntze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列葉盆距蘭,多年生附生草本。莖細長,下垂,分枝。葉2裂,直立,肉質,披針形,長2-2.5cm,寬5mm,先端漸尖而3裂,裂片剛毛狀。總狀花序與葉等長,有花2-4朵;花苞片長圓形,近急尖;花綠色帶紫斑;萼片與花瓣近相同,長圓狀橢圓形,長約6mm,寬2.5-3mm;唇瓣側裂片不明顯,中裂片肉質,腎狀三角形,與距成直角而平展,全緣,上表面光滑,近基部有兩個圓錐形胼胝體;距短而寬,與子房垂直;合蕊柱粗,蕊喙短、寬;花粉塊2,蕊喙柄細長,粘盤長圓形,一端2裂呈叉狀。蒴果球形;種子小,多數。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附生于樹上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
「性味」苦;涼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乳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治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