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與胃

來源:中醫藥發布時間:2013-05-24

"脾與胃

脾與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醫稱脾和胃為“后天之本”。現將脾與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變簡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

(一)脾主運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有以下三種含義。

1.運化水谷精微:《內經》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可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水谷入胃。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其后再由脾氣幫助使精氣上歸于肺,由肺到全身各部以滋養臟腑,器官,所以當脾氣健運時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機體表現為肌肉豐富,精力充沛等。若脾氣虛弱,脾失健運時就必然出現食少納呆,食后腹脹等癥狀。久之則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2.運化水濕、水液:《內經》說:“飲入于胃,經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這段文不但說明了精微物質的運化過程,同時也明確指出在脾氣的作用下水液運化的全過程。當脾氣旺盛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時,飲入之水可以正常的輸布與排泄,體內的水濕亦可正常的運化;當脾氣虛或脾陽虛時,水濕運化失調可導致水濕停留。如停留于肌膚則產生水種;停留在肺則成痰飲;停留于體腔如胸腔、腹腔則出現胸水或腹水。因此中醫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之說。

(二)脾統血 統血是就指統攝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經脈正常運行。人體元氣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氣健運則元氣充足,就能充分發揮“氣能攝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統血與“氣”能攝血的作用基本是一個含意。

當病態時,若脾氣虛弱則氣不攝血,血失統攝,血溢脈外或流至體外就會出現尿血、便血、肌衄,崩漏等多種出血癥。這種病理現象稱為“脾不統血”。

(三)脾的特性

1.脾氣宜升;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升清:即升精。“升”是指脾的運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質。因為脾氣能將飲食的精微津液上輸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氣血,營養臟腑。這種運化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的,故稱“脾氣宜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質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稱“脾主升清”。

(2)升舉:脾氣健旺,升舉內臟,維持臟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就會出現脾氣下陷的改變,如內臟下垂,脫肛,久瀉不止,少氣懶言,息短聲低,自汗易感,排便無力等。

2.脾喜燥惡濕:《素問》說:“五臟所惡……脾惡濕”。脾屬陰臟,性喜燥而惡濕。脾虛不運則易生濕;反之,濕盛極易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造成“濕困脾”,出現頭身沉重,四肢困頓,脘腹悶脹,食少納呆等。故有“脾惡濕”之說。

(四)脾主肌肉、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 人體肌肉之所以能強壯豐滿,四肢活動有力,主要是依靠飲食所化的精氣。這種氣經脾轉輸以達四肢百骸。故脾氣健運則機體肌肉豐滿,四肢活動有力。脾氣虛弱則四肢無力,肌肉消瘦、甚至萎軟不用。所以說,脾主肌肉、四肢主要是指脾供給四肢、肌肉正常活動的營養。

《素問》又說:“開竅于口,藏精于脾”。因為口納五谷,先入于胃,胃為脾之腑,故口為脾之外竅。《靈樞》還說:“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說明脾的精氣通于口,脾氣正常則口能辯味。病態時若脾氣虛則口淡無味,唇色無華,脾有濕熱時則口中粘膩、泛甜,甚者口唇紅腫糜爛。

(五)脾與胃的關系 脾位于腹中,與胃以膜相連。二者經絡上互為絡屬,構成表里;生理上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互相傳變,所以說脾與胃的關系極為密切. 但是兩者又各有其特點,脾的主要特點是運化水谷精微及水濕。因此脾虛失運則有濕困于脾,中氣下陷病理改變;胃的主要特點是受納水谷及水液,若胃氣虛弱則出現胃納不佳。胃氣上逆等病理必變。

(六)脾與其他臟的關系 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規律,五臟之間均有互相影響;ハ嘀萍s的關系。

1.脾與腎:腎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脾之運化功能必須有腎陽的推動,腎主水、藏精,又必須有脾運化之精微不斷的滋養,若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脾陽不振,臨床上則出現腹脹,納呆,形寒肢冷,浮腫便溏等脾腎陽虛之癥。當脾虛時則中陽不足,生化無權,致水谷精微難以化生人體之陰精,以致腎精不足,髓?仗,出現未老先衰,齒搖發掊,腰膝酸軟,不育不孕等。小兒則以發育不良為主要表現。

2.脾與肝

(1)肝藏血, 脾統血,主運化,以生化血液。若脾虛則運化失司,必然影響生血功能,則肝無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現眩暈眼花,目力減退,爪甲不榮,肢體麻木,耳鳴失眠,婦女月經不調,經少色淡或閉經等。

(2)脾主運化,肝主疏泄。脾氣的運化功能必須要肝氣來協助輸布。若郁怒傷肝,肝氣郁結,氣機失常橫逆犯脾臨床稱肝氣犯脾,輕者稱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現脅下、上腹悶痛,噯氣納呆,腹痛泄瀉等。所以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說。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一)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如《內經》說;“胃為水谷之海”。“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經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故有“胃以降為順”的說法。若胃失和降,濁氣上逆時,則出現惡心嘔吐,胃脘疼痛等癥。

胃之所以能受納飲食與腐熟水谷,主要是依靠“胃氣”的功能。胃氣一般泛指胃的消化功能!鹅`樞》說:“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梢娙艘晕笟鉃楸。歷代醫學皆重視保護胃氣。所以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述

糾錯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五码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