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毛針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5
【別名】鬼頭發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以菌索入藥。
【源形態】菌體為極發達的菌索,菌索紫黑色,往往簇狀叢生,分叉或不分叉,呈細而長的馬尾骔狀,有時基部呈撕破的纖維狀,長可達20厘米以上,徑0.2~1毫米,子實體由菌索上生出,菌蓋膜質,近半革質,呈圓幣狀,蓋徑常在1厘米左右。
【生境分布】多生于砂土、草原上、針葉林下、腐木上或禾本科植物的根狀莖上。分布于湖南。
【功能主治】治療麻風病人的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焙干,研成細粉,以少量白酒兌服,每次0.5克,每日2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