榼藤子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5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南方草木狀》:榼藤,依樹蔓生,如通草藤也,其于紫黑色,三年方熟。其殼貯藥,歷年不壞。生南海。

  2.《本草衍義》:榼藤子,紫黑色,微光,大一、二寸,圓扁,人多剔去肉,作藥瓢垂腰間。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眼鏡豆。有毒部位是種子、樹皮、根皮。中毒癥狀:誤食種子,引起頭暈,嘔吐,血壓急劇下降,呼吸減緩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導瀉;服稀醋酸或鞣酸。如血壓下降,可皮下注射

  【拼音名】Kē Ténɡ Zǐ

  【英文名】Entada Sten

  【別名】象豆、合子、榼子、眼鏡豆、眼睛豆、牛眼睛、老鴉腎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榼藤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Lens phaseoloides L.]采收和儲藏:冬、春季種子成熟后采集,去外殼,曬干。

  【原形態】榼藤子 常綠木質大藤本。莖扭旋,枝無毛。二回羽狀復葉,長10-25cm,通常有羽片2對,頂生一對羽片變為卷須;小葉2-4對,革質,長橢圓形,長3-8.5cm,寬1.5-4cm,先端鈍,微凹,基部略偏斜,無毛。穗狀花序單生或排列成圓錐狀,長12-25cm,花序軸密生黃色絨毛;花淡黃色,有香氣,長2-3mm;花萼闊鐘狀,萼齒5;花瓣5,基部稍連合;雄蕊10,分離,略突出花冠;子房有短柄,花柱絲狀,柱頭凹下。莢果木質,長達1m,寬8-12cm,彎曲,扁平,成熟時逐節脫落,每節內有1顆種子。種子近圓形,直徑4-6cm,扁平,暗褐色,成熟后種皮木質,有光澤,具網紋;ㄆ3-4月,果熟期8月下旬。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灌木叢中,以及混合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為扁圓形,直徑4-5cm,厚10-18mm.表面棕褐色,具光澤,少數兩面中央微凹,被棕黃色粉狀物,除去后可見細密的網狀紋理。種臍長橢圓形,種皮極堅硬,難破碎,破開后,厚1-2mm,種仁乳白色,子葉兩片,甚大,顧5-7mm,子葉間中央部分常有空腔,近種臍處有細小的胚。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外層為1列柵狀組織,光輝明顯,帶的外側無色,內側為黃色,柵狀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其下為1-3列支持細胞,胞腔明顯;其下為眾多的大型厚壁細胞組織,排列疏松,胞間隙大。其內側有的具頹廢層。最內方由多層排列緊密切向長梭形細胞組成。子葉外層為小長方形細胞,內部為大型、類方形薄壁細胞。

  粉末特征:棕黃色。①柵狀細胞長100μm,直徑約8μm.②支持細胞胞腔明顯,呈類啞鈴形或類圓形,細胞壁較厚內含色素。③大型細胞多角形,長徑60-180μm,壁較厚。④梭形細胞壁較厚,長20-40μm.⑤子葉細胞碎片,內含淀粉和油滴;淀粉粒類圓形、橢圓形,長徑15-60μm,大粒臍點裂紋狀。

  【化學成份】榼藤子種子含有脂肪油,其脂肪酸組成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 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亞麻酸(linolenic acid)。種仁中含酰胺類:榼藤酰胺(entadamide)A、B和榼藤酰胺A-β-D-吡喃葡萄糖甙(entadarmideA-β-D-glucopyranoside)。酚性物:2-羥基-5-丁氧基苯乙酸(2-hydroxy-5-butoxyphenylacetic acid),2-β-D-吡喃葡萄糖基-5-丁氧基苯乙酸(2-β-D-glucopyranosyloxy-5-butoxyphenylacetic acid),2,5-二羥基苯乙酸甲酯(2,5-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榼藤子甙(phaseoloidin)即是尿黑酸-2-O-β-D-吡喃葡萄糖甙(homogentisic acid-2-O-β-D-glucopyranoside)。還含蛋白質糖類。

  【藥理作用】1.毒性作用: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對哺乳類動物主要為引起溶血;0.0005-0.002g/kg可使血壓劇降,腸容積增加,腎容積也略有增加,顯示內臟血管擴張,小腸、子宮平滑肌被抑制,死于呼吸衰竭。

  2.殺菌作用: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死作用,對草履蟲毒性較小,無抗菌效力,亦不能傷害孑孓,但能毒魚。木質及樹皮中皆含此皂甙,而葉中則無。有報告種子能致吐、瀉;但也有人認為,其味雖苦、辛,但仍可供食用。

  3.抗腫瘤作用:從種子中提出的皂甙元,有抗腫瘤作用(15-30mg/kg能使大鼠的瓦克氏癌抑制64-100%而不死亡)。每日給予所含皂甙14-45mg/kg,連給3天,對大鼠肉瘤瓦克-256有明顯的抗癌活性。

  【毒性】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

  【鑒別】取本品粉末少許,加氯仿2ml,振搖片刻,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適量,界面處由黃色變為紅色,最后顯紫色,而氯信層顯淺綠色。(檢查甾類化合物)

  【性味】澀甘;平;無毒

  【歸經】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利濕消腫。主脘腹脹痛,黃疸,腳氣水腫,痢疾,痔瘡,脫肛,喉痹

  【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1-3g;或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①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榼藤子三枚,重厚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于食前,以黃耆湯調下一錢。 (《圣惠方》)②治黃疸、營養性水腫: 眼鏡豆仁粉一至三錢。沖開水服。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③治五痔: 榼藤子燒成黑灰,微存性,米飲調服。(《本草衍義》)④治喉痹腫痛: 榼藤子燒研,酒服一錢。 (《圣惠方》)

  【各家論述】

  1.《南方草木狀》:解諸藥毒。

  2.《本草拾遺》:主五痔,喉痹,以仁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 亚洲一级在线免播放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