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靈參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5

   【出處】本品未見本草記載。清代《灌縣志》稱:烏苓參,其苗出土易長,根延數丈,結實虛懸空窟中,當雷震時必轉動,故謂之雷震子。圓而黑,其內色白。能益氣。所述形態、生長習性及功效,與現今四川、云南習用之烏靈參相符,系子囊真菌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 (Kl.) Sacc. 在白蟻菌圃腔中的菌核。

  【拼音名】Wū Línɡ Shēn

  【別名】烏苓參、雷震子、烏麗參、雞(土從)蛋、地炭棍、雞茯苓

  【來源】藥材基源:為炭角菌科真菌黑柄炭角菌的菌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Xylaria nigriper(Kl.)Sacc.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挖出地下菌核后,洗去污物和砂粒,風干后備用。

  【原形態】菌絲體白色,直徑8-14μm,交織成網狀,密布于廢棄的黑翅土白蟻菌圃腔內。成熟時,部分菌絲集結形成菌核。菌核球形、橢圓球形或卵形,故有雞(土從)蛋之稱。外表褐色或黑色,直徑1.5-8cm,與菌絲連接處有圓形凹窩,菌核長成后逐漸與菌絲脫離聯系,呈肚臍狀。菌核內部白色,肉質綿軟,有類似雞(土從)菌的香氣。味甘甜。菌核上端有柄懸著于白蟻穴上壁,并與假根相連。假根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直徑2-3mm,外表黑色,內部白色,常有分枝,曲折蔓延生長于泥土中。其上與子座柄部相連,子座散生或群生于地面,多單枝,偶有從柄部分枝者,呈圓往形,連柄高4-18cm,柄長1-6cm,直徑2-5mm,外表黑色,內部灰白色,中心黑色。子座棍棒狀,長3-12cm,直徑2.5-7mm,中部稍粗,頂端圓鈍,初生時灰白色,后變為褐色,外表有疣狀突起的子囊蓋,子囊殼橢圓形,埋于子座外層,子囊蓋外突,疣狀孔口黑色,子囊孢子眾多,類球形,熟時黑褐色,側絲單根或分枝。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溫暖山坡土層較深處或河堤土坡上土棲白蟻遺棄的菌圃腔內。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1.性狀鑒別 菌核球形、橢圓形或卵形,偶呈扁塊狀,長4-10cm,直徑1-7cm,表面黑褐色或黑色,略具光澤,密布不規則細皺紋。一端有圓形凹窩,呈肚臍狀,另端有突起的蒂跡,其頂端常裂開似鳥嘴狀。體較堅實,不易破碎,斷碎面不平坦,白色或黃白色,質細膩,稍帶軟性。偶有皮紋粗糙,體輕質松泡或枯空者。氣特異,味甘。

  以皮紋細、體結實、入水下沉、內部色白,俗稱細花貨者為佳;皮紋較粗、體較輕、入水半沉,俗稱二花貨者次之;皮紋粗糙、體輕泡、入水不沉、肉色棕黃,俗稱大花貨者更次。

  2.顯微鑒別 菌核橫切面:外側為擬厚壁組織,菌絲細胞多列,排列緊密,細胞呈類圓形或多角形,壁較厚。內側為擬薄壁細胞,菌絲細胞排列疏松,間隙大,細胞呈不規則形,壁薄。

  【化學成份】含多糖,蛋白質,及鐵、錳、錫等微量元素。

  【性味】甘;平;無毒

  【歸經】心;肝;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安神;止血;降血壓。主失眠;心悸;吐血;衄血;高血壓病;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研末,麻油調敷。

  【注意】《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孕婦忌用。

  【附方】本品因色烏黑、具有人參樣補氣作用而功效靈驗得名。民間傳說此物系雞縱菌窩內的蛋狀菌核,故名雞縱蛋。《灌縣志》:結實虛懸空窟中,當雷震時必轉動,故謂之雷震子。

  【摘錄】《中華本草》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区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