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豆根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5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Wū Dòu Gēn
【英文名】Root of Maire Sophora
【別名】山豆根、矮砣砣、打鑼不響、野松皮、矮槐、野建芪、糙皮黃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西南苦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phora prazeri Prain var .mairei (Pamp.)[S.mairei Pamp.]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洗 凈,切段,曬干。
【原形態】西南苦參 灌木,高1-2m.小枝細弱,被棕色短軟毛。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1-7枚,長圓形或橢圓形,被柔毛,先端急尖至微缺或具短漸尖,近革質;托葉鉆形,宿存。總狀花序腋外生,常與葉近于對生,長7-14cm;萼鐘狀,5淺裂,密生棕色平貼絹毛;花冠蝶形,黃棕色或灰黃色,旗瓣具寬爪,翼有耳,龍骨瓣稍短于旗瓣,具耳。莢果長2-5cm,具圓錐狀的喙和果頸,密生棕色柔毛。具1-3顆種子。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山坡林下、河谷濕潤的灌叢中或石壁上。
資源分布:分布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苦;澀;涼
【歸經】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利濕止瀉;散瘀止痛。主水瀉;風濕腰腿痛;勞傷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或磨水。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