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杜仲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拼音名】Shān Dù Zhònɡ

  【別名】飛天駁。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疏花杜仲的根及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采收和儲藏:冬季采收,切片、曬干。

  【原形態】疏花杜仲 常綠灌木,植株高達5m.小枝四棱形,樹皮及葉折斷有絲。單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薄革質,有光澤,卵狀橢圓形或窄橢圓形至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邊緣有棧鋸齒或近全緣,基部闊楔形。聚傘花序腋生,有花5-9朵,總花梗長2-5cm,分枝及花梗長約1cm,花5數,紫紅色或淡紅色,徑約lcm;雄蕊無花絲,雌蕊無花柱。蒴果紫紅色,倒錐形,先端截平,分裂。種子紅褐色,具紅色假種皮。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山地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廣西、貴州、云南。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深厚、疏松而肥沃的砂質壤土種植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殖:秋季果熟時采收,曬干,除去果皮雜質,秋播隨采隨播,春播于3月,開溝條播,溝距25cm,溝深2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上澆水保濕。當苗高35cm左右即可按行株距300cm×250cm開穴,施足基肥,每穴栽1株。扦插繁殖:于春季剪取未萌芽的2年生枝條,截成長25cm插于苗床上育苗。育苗1年后移苗定植。

  【性味】甘;辛;微溫

  【歸經】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骨折;瘡瘍腫毒;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2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在线国产 | 日本午夜线观看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