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葉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拼音名】Fān Shí Liu Yè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Guava,Immature fruit of Common Guava,Guava Leaf

  【別名】雞矢茶、番桃葉、麻里桿、嗎桂香拉、那拔葉、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sidium guajava 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5-10m.樹皮淺黃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則脫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單葉互生,稀有輪生,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長5-12cm,寬3-5cm,揉之有香氣,革質,先端圓或短尖,基部鈍至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葉脈微凹或平坦,嫩時疏生短毛,下面淺綠色,疏生小腺體,密被短柔毛,主脈隆起,側脈7-11對,亦隆起,斜出將近葉緣而彎曲;叫柄長4mm.花兩性,腋生1-4朵;萼5片,綠色,卵圓形;花瓣白色,卵形,長2-2.5cm;雄蕊多數,與花瓣等長,花絲白色,花藥淺黃色,縱裂;雌蕊1,花柱長于花絲,柱頭圓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洋梨狀,長2.5-8cm,徑3-5cm,果肉通常黃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紅色。種子卵圓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多皺縮鄭曲或破碎,長5-12cm,寬3-5cm,先端圓開短尖,基部印至圓形,邊緣全緣,上表面淡棕褐色,無毛,下表面灰棕色,密被短柔毛,主脈和側脈均隆起,側脈在近葉緣處連成邊脈。葉柄長3-6mm.革質而脆,易折斷。嫩莖扁四棱形,必被短柔毛。氣清香,味澀、微甘苦。

  【化學成份】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三萜類[1].又含槲皮素(quercetin),番石榴鞣花甙(amritoside)[2],無色矢車菊素(leuco-cyanidin),番大榴鞣花甙(amritoside)[2],番石榴酸(psidiolic acid)[3],萹蓄甙(avicularin)[4,5](一說不含有)[2].并含揮發油,如丁香油酚(eugenol)[5],順-3-已烯-1-醇(cis-3-hexen-1-ol),已烯醇(hexenol),已醛(hexanal),另有苯萹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已酸-β-苯已酯(β-phenylethyl acetate),肉桂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蘋果酸(malic acid),樹脂、蠟及鞣質等[6].

  【性味】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燥濕健脾;清熱解毒。主瀉痢腹痛;食積腹脹;齒齦腫痛;風濕痹痛;濕疹臁瘡;疔瘡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鮮品可用至24-30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或含漱;或研末撒。

  【注意】大便秘結、瀉痢積滯未清者忌服。

  【附方】①治腸炎,痢疾: 番石榴鮮葉一至二兩,煎服。(《云南中草藥選》)②治跌打損傷, 刀傷出血: 番石榴鮮葉搗爛外敷患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1.《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止瀉。治泄瀉,久痢,濕疹,創傷出血。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皮膚濕疹,瘙癢,熱痱。

  【摘錄】《中華本草》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一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