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壇龍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Guò Tán Lónɡ

  【英文名】Flabelate Maiden-hair Herb, Herb or Rhizome of Flabelate Maiden-hair

  【別名】鐵線草、黑骨芒、秧居草、鐵線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腳蕨、五爪黑蕨、烏腳槍、螺靨蕨、鐵腳路箕、鐵魯基、烏蠅翼、小熊膽、雞爪蓮、烏腳路基、鐵笊籬、鐵腳狼萁、雙甲草、雞骨草、烏腳雞、五爪蕨、鐵狼萁、鐵腳路萁、黑骨芒萁、旱豬毛七、黑骨頭、鐵絲分筋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扇葉鐵線蕨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 flabellulatum L.[A.fuscum Retz.;A.amoenum Wall.]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50cm.根莖短而直立,被狹披針形、漸尖的鱗片。葉柄簇生,堅韌,深褐色至紫黑色,光亮,基部具鱗片,上部裸凈,長10-25cm;葉革質,兩面均裸凈,呈不整齊的闊卵形,長約20cm,寬約15cm,為2回或3回不對稱的二叉分枝;中央羽片最大,線狀披針形,長10-15cm,寬約2cm,頂端鈍頭;小羽片斜方狀橢圓形至扇形,交錯互生于葉軸兩側,長1cm,寬1.5cm,具被毛的短柄,上緣及外緣圓形,且有細微鋸齒,下緣成直角形,略呈覆瓦狀排列于葉軸上,也有疏生的;葉脈不明顯,扇形;葉軸黑褐色,光亮,上面有紅棕色短剛毛。孢子囊群橢圓形,生于小羽片的上緣或外緣的葉脈頂端,通常連接;子囊群蓋與孢子囊群同形,由葉緣鋸齒反折所成。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下、山坡路旁或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臺灣、海南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黃酮甙、有機酸、氨基酸、酚類及糖類。

  【藥理作用】抗菌,止血

  【性味】苦;辛;涼

  【歸經】肝;膀胱;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主流感發熱;泄瀉痢疾;黃疸;石淋;癰腫;瘰疬;蛇蟲咬傷;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瘡破不可擦。

  【附方】1.治痢疾方(江西《草藥手冊》)。2.治紅白痢疾方(《廣西藥植圖志》)。3.治濕熱黃疸方(《江西民間草藥》)。4.治砂淋方(《廣西藥植圖志》)。5.治肺熱咳嗽,帶下方(江西《草藥手冊》)。6.治小兒高熱驚搐方(《江西民間草藥》)。7.治吐血方(《嶺南草藥志》)。8.治瘰疬方(《江西民間草藥驗方》)。9.續筋駁骨方(《廣西藥植圖志》)。10.治燙火傷方(《江西民間草藥驗方》)。11.止外傷出血,生肌收口方(《廣西藥植圖志》)。12.治頭面疔瘡方(《江西民間草藥》)。13.治陰囊紅腫方(江西《草藥手冊》)。14.治牙痛方(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治瘡毒,研末敷之,瘡破不可擦。

  2.《嶺南采藥錄》:治痰火結核,功勝夏枯單。理濕熱便血,治夾色,均水煎服。搗爛外敷治百足咬傷,理跌打損傷腫痛。

  3.《廣西藥植圖志》:內服治砂淋,白痢。外用治刀斧傷,止血生肌收口,續筋骨。

  4.《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止痛消腫。治痢疾,濕熱腹瀉,便血,跌打,燙火傷;洗瘡,排膿散腫。

  5.《嶺南草藥志》:清利表里熱及郁滯,舒筋活絡定痛。

  6.《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清熱利尿,降火消瘀。治瘰疬。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