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類—蟾皮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異名】蛤蚆皮(《醫方約說》),癩蟆皮(《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
【化學成分】皮的特殊成分,一般與蟾酥相似,參見蟾酥條。
另一種蟾蜍的皮含蟾蜍硫堇、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日本蟾蜍它靈、惹斯蟾蜍甙元、華蟾蜍它靈、蟾蜍靈、蟾蜍它里定、遠華蟾蜍精、去乙酰華蟾蜍精、去乙酰蟾蜍它靈;日本蟾蜍它里靈醇和一種天青色物質,蟾蜍色素,即三羥丙基蝶日素。
【性味】《本經逢原》:辛,涼,微毒。
【功用主治-蟾皮的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脹。治癰疽,腫毒,瘰疬,腫瘤,疳積腹脹,慢性氣管炎。
①《綱目拾遺》:貼大毒,能拔毒。收毒。
②《本草求原》:貼瘡瘰,艾灸。
③《浙江中藥手冊》:為小兒五疳驚風藥,又能和小便,消腹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1~2錢。外用:敷貼或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