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附:藏紅花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8
【歌訣】紅花辛溫,最消瘀熱,多則通經,少則養血。
【譯注】紅花味辛,性溫。辛散溫通,有活血、行瘀血的作用,能消除因瘀血引起的發熱。多用可以行瘀血、通月經,適用于因瘀血不行導致的經閉、難產或產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損傷瘀血作痛等癥。少用又起養血的作用。亦治斑疹紫黯見有瘀滯征象者。
【應用】用治婦人腹中血氣刺痛,可單用加酒煎服。用于血滯經閉腹痛,常與當歸、蘇木、莪術、肉桂等藥同用以活血通經。用治產后瘀血阻逆之血暈,常與當歸、丹皮、蒲黃、荷葉同用。治療癥瘕痞塊,又可與三棱、莪術、桃仁、沒藥、乳香等行瘀散結藥同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用治難產死胎,又常與川芎、當歸、肉桂、牛膝、車前子同用。對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常配伍蘇木、血竭、麝香等藥使用。用治癰疽腫毒,可與蒲公英、連翹、赤芍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品同用。若治麻疹夾斑,透發不暢,色不紅活者,也可配紫草、牛蒡子、葛根及大青葉、連翹、黃連等同用。
【用量】3~9g.
【使用注意】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紅花黃素、紅花甙、紅花素、紅花醌甙、新紅花甙及紅花油。有輕度興奮心臟、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改善心肌缺血,減慢心率,對抗烏頭堿所致心律失常;有降壓、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纖溶作用;還有興奮子宮、降低血脂、鎮痛、鎮靜、抗驚厥、抗感染等作用。
【附方】
1.通經丸見蘇木條。用于血滯經閉腹痛。
2.紅花湯紅花、當歸、丹皮、蒲黃、荷葉,用于產后血暈。
3.脫花煎紅花、川芎、當歸、肉桂、牛膝、車前子,用于難產死胎。
4.八厘散見蘇木條。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5.當歸紅花飲當歸、紅花、牛蒡子、葛根、連翹、甘草,用于麻疹夾斑、透發不暢。
【附】藏紅花,味甘性平,功效與紅花相近,但力量較強,又兼能涼血解毒,尤宜于熱郁血熱、斑疹紫黯及溫熱病熱入營血之證。一般用量1.5~3g.孕婦忌用。